第七十五章 兄弟渊源,私心大义(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当我爹当时应该是没有拿着信当回事儿,或是急着吸大烟,把这东西抛之脑后,我姑姑那封信就这样一直积压了好几年,一直到我爹死在了大烟馆,我整理他遗物的时候才发现,所以才千里迢迢从余杭行至此处,一路唱木偶戏,赚得盘缠,准备替姑姑完成她最后的遗愿。”</p>

鲁三问深吸一口气,看了陈崇虎一眼,继续说道,</p>

“郑文武与这孩童失窃案的关系,我先前便已确定了,他与那邹龙泉狼狈为奸,自以为做的隐蔽,却不知纸里包不住火,我之前调查见到那诡谲手段时,心中就有怀疑,便去找本地嵛山派的方士卜了一挂,人家告诉我,八九不离十。”</p>

“我也知晓,他郑文武做出如此事端,死有余辜,但我还是想着要留他一条命,哪怕废了他也好,毕竟他是我姑姑云锦留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我与郑文武不熟,但姑姑对我极好,我便动了私心。之后我与陈兄交手,见你出手武断,下手刚烈,便知你性格刚硬,所以才隐瞒了这些。”</p>

鲁三问说至此,深深的叹了口气,不知想到了些什么,又摇了摇头。</p>

大概是之前瞒着陈崇虎,也叫他稍微有些愧疚,虽是说之前陈崇虎态度强硬,但此事确实是他理亏,鲁三问叙说起来,几乎事无巨细,甚至于都有点啰嗦。</p>

但陈崇虎始终没有打断他,直到他全都说完,才深吸了一口气,道:</p>

“原来如此,竟还有如此渊源,但鲁兄,你有私心,我能理解,天下谁人能没个私心,此事却不同,他郑大当家在此盘踞多年,如今一看,不知偷窃多少孩童,那些孩童今在何处,是否活着?是否对他们家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此间种种,罪无可恕,罄竹难书。但便是这般罪行,却因你的隐瞒,差点叫郑道斌可以欺瞒于我,逍遥法外,鲁兄,此大事大非也,岂能寻一己之私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