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千古一局为官道,郑大当家上梁山!(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杨光臣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p>

先是他那蠢笨不堪的侄子,居然莫名其妙的高中秀才,他家里的房子也被一个“不小心”路过的富商撞倒,修葺一新,他上午在戏院中刚多看了一眼的花旦,当晚居然便出现在他的房中,口口声声,奴家对大人一见钟情,若大人不应,奴家也没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当即便要自刎殡天。</p>

一边是千古之局,死路一条,一边是荣华富贵,风流快活,杨光臣终究是动摇了,在得到一位“贵人”指点之后,他终于幡然醒悟,等再次回到槐县,已然是脱胎换骨。</p>

不仅是与本地豪强势力同流合污,甚至是变本加厉,想方设法的攫取财富,满足欲望。</p>

讽刺的是,当他自诩清廉时,只能唯唯诺诺的坐在县衙中,每天处理忙不完的事物,却也无济于事,而当他接受了权力的腐化后,他反倒是日日风光,前呼后拥,槐县居然也与其一同繁荣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富饶之县。</p>

这一刻,杨光臣突然想明白了,朝廷根本不在乎他们贪腐,甚至是在鼓励他们贪腐,他们通过权力从那些百姓身上攫取到的财富,最终还会流向更高的权利。</p>

而他们这些所谓的官吏,也不过是一群替罪羊,在天灾人祸或者政治斗争失败后,杀之以正朝纲的工具。</p>

明白这一点后,杨光臣开始更加不择手段的攫取财富和政治资历,不再有心理负担。</p>

而郑大当家,便是他下放权力设置的属于自己的替罪羊。</p>

杨光臣在当初上任后,曾经积蓄力量,带领县衙中的兵卒扫平了附近的山匪,那些山匪根本不是朝廷的一合之敌,居然能在此盘距多年,将来也是前任县令的杰作。</p>

如今改朝换代,杨光臣自然要在此安置自己的人。</p>

而有一人的想法恰恰与他不谋而合,此人正是已经被介绍给杨光臣的郑道斌,郑大当家!</p>

鎏山自古匪患严重,也生养了大大小小的镖局,而这些镖局与山水之间若非真的有仇怨,一般也不会愿意拼刀枪,更多的是按规矩接受盘剥。</p>

一般被盘剥掉的利润,都在从利润的三成左右,毕竟商贾乃是暴利,破财免灾的事,人人也都可以理解。</p>

而在那年杨光臣将四周匪患一扫而空之后,已然作为镖头的郑大当家原以为,有了空余的利润,还有了安全的保证,这家镖局的生意想来会蒸蒸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