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吴王听从他的话,他却公报私仇,把楚怀王刨出来鞭尸!</p>
这两人,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是贤人。</p>
但在一个帝王的眼中,这两人虽贤但都有问题。</p>
第一个是立场问题,皇帝不会找自身的问题,他只会问,你为什么不死谏?为什么要带着家人跑了?</p>
第二个是居心问题,伍子胥是真心为了国家?</p>
不,他心中最重要的不是吴国,而是他伍子胥家被楚国抄灭的满门。</p>
想到这,至正帝皱起眉头。</p>
他在扶乩之前,想的问题确实是会试有无大才。</p>
或者直接说,他是在问徐鹤之才。</p>
现在结果出来了……</p>
结果却让他心中更加纠结。</p>
想想徐鹤这小子。</p>
难道真是宫之奇、伍子胥一般的人物?</p>
他的心中徐家更比朝廷重要?</p>
或者说,朕的江山万一哪天出了问题,这小子怕不是也要溜吧?</p>
不过,能有宫之奇、伍子胥这样的才能……</p>
不用实在可惜。</p>
“真人,最后一个作何解释?”</p>
至正帝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问题。</p>
陆西星也默契地没提。</p>
只是用简短的口吻道:“此诗不祥……”</p>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p>
此两句出自陶渊明所写《咏荆轲》,全诗很长,这是诗中两句。</p>
荆轲是干什么的,想必就不用过多解释了。</p>
至正帝面沉似水道:“真人,可有破解之法?”</p>
陆西星沉默了一会儿后,对至正帝道:“此事陛下无须担心,这两句说的是丹水之前,还在燕国,也就是说,此事并未到生死关头!”</p>
至正帝点了点头道:“朕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