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声炮响,徐鹤隐隐约约听到远处有人大声诵读的声音。</p>
但距离太远,他什么都听不清,最后干脆闭上眼睛又思考起大伯今早的那四个字来。</p>
回到那个问题。</p>
经理二字,涉及到经济政策的设计问题,也就是朝廷关于经济的路线问题。</p>
如果太过激进,这不是一个新科进士应该持有的观点。</p>
但太过保守,又让人觉得没有亮点。</p>
怎么样把握中间平衡的这个点,又能够让总裁官觉得,你这篇文章是契合了圣人之意。</p>
所以,徐鹤从来不害怕那些单纯讨论道德的形而上文章。</p>
反而对这些涉及到具体事务的文章很是头疼。</p>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什么能够达到目的,在不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的情况下,他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完成目标。</p>
可是,在他对吴兴邦有限的了解中,这个人貌似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存在福</p>
秦砚和夏阳秋水火不容时,他还能安然呆在三辅的位置上,风雨不惊。</p>
这明此人肯定没有外面传的那么清净寡欲。</p>
反而他应该是个城府很深的人。</p>
之后红花社的事情进一步证明了徐鹤的猜测。</p>
表面上用精研草堂来做幌子,实则暗中用心学同道的身份往自己身边吸引有人之才,不声不响便培养了很多盟友或者潜在的盟友。</p>
这样的人,徐鹤若是真的在文中狗屁见解都没有,只会空口白牙大白话,那不用,二甲上别提了,那是做梦,三甲能不能混到都是问题。</p>
想到这,徐鹤终于决定,首场首艺若是真的是考经济之,那他就一定要按照徐嵩教的,文章大体中正平和,但一定要在某个点上露出峥嵘之角。</p>
吴兴邦这样的人他徐鹤也见过,平日里不悲不喜,但偶有一鸣惊人之举。</p>
用这种文章套路他这种人,一套一个准,比左手圈王还准!</p>
想到这,发放试卷的人来到了徐鹤他们这一排。</p>
徐鹤接过试卷,连忙打开一看:“《生财有大道》!”</p>
“靠!果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