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寓教于乐(1 / 3)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318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465章寓教于乐海陵县状元街。</p>

刚从扬州看望老师回来的徐鹤,又把李思夔带了回来。</p>

李知节算是发现了,自家儿子跟徐鹤在一起的那段时间,身体好了,学问也长进了不少。</p>

考校儿子学问时,儿子不仅像以前那样对答如流,而且,往往就一个问题,竟然还有板有眼地跟自己这个当老子的辩论起来。</p>

关键是,父子间的辩论,虽然李思夔因为年纪小,有很多想法还很幼稚,但对一些事情的观念,竟然让他这个两榜进士也颇觉新鲜。</p>

不要以为在古代,什么事情都是因循守旧,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其实都对未知世界有很强的探索欲。</p>

只不过,在某个时间段,这种探索欲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制,变得保守而已。</p>

即使是保守,但那也是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变得保守。</p>

要不然,就算在晚晴那种时候,为什么还有龚自珍这样的大牛,写出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千古名句出来?</p>

所以,明明是徐鹤老师的李知节,最后却把儿子送去徐鹤那读书了。</p>

此时的徐鹤,正带着李思夔和张三让在徐家村某处荒废的宅子里翻找瓦砾。</p>

谢良才无语地看着一大两小三人道:“亮声,你不准备来年会试,却带着两个小娃天天抓虫子,这不是不务正业嘛!”</p>

徐鹤笑道:“德夫兄,你不懂,这叫寓教于乐!”</p>

“嘿,抓个虫子,还能被你扯上寓教于乐?来,你给我说说,你怎么寓教于乐了?”谢良才也来了兴趣,全没有一点举人老爷的架子,也学着三人蹲了下来,百无聊赖地翻找起来瓦砾来。</p>

徐鹤对李思夔道:“思夔,你给你师兄讲讲蟋蟀的道理!”</p>

李思夔闻言,像个小大人似的,昂头挺肚道:“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p>

谢良才闻言大感诧异,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唐风》,全文有三段,大概意思是说,天气渐渐寒凉,一年又快到岁暮了,时光流转,匆匆一年,要珍惜每一天!</p>

啧啧啧,这三人明明玩得一头汗,却口口声声说要珍惜时间?</p>

就很违和好不好。</p>

谢良才还是不服,李思夔是天才儿童,这不能说明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