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家训(2 / 3)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356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但有些话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规劝。</p>

尤其是这句内要伶俐,外要痴呆,聪明逞尽,惹祸招灾。</p>

看完后徐鹤身上莫名其妙出了一层牛毛细汗。</p>

是啊,从穿越以来,他处处冒尖,人前各种显圣。</p>

不否定这些很多都是他肚子里的货,但很多不也是后世看前人智慧总结出来的东西吗?</p>

比如现在士林传颂的《石灰吟》,读书人听了,都要竖个大拇指,夸他一句海陵徐鹤守身持正,将来若是做官,必为贤臣。</p>

还比如一路走来的很多八股文章,尤其是《十驾斋文集》,那里面不少破题的思路,都是记忆里明清两朝文坛大家的文章修改而成。</p>

别人不知道还则罢了。</p>

自家事,自家最是清楚,如果沉浸在这些虚妄的名声里,那岂不是掩耳盗铃?</p>

所以大伯父的家训,寄送得很及时,这家训犹如当头棒喝,告诉他人生在世,守身实难,一味小心,才能方保百年。</p>

徐鹤看完后暗暗下定决心。</p>

回去府学之后如若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那就闭门不出专心学问。</p>

文会什么的那是肯定不会去了。</p>

每个人的志向不同,若是只想一辈子呆在扬州,那趁机多结交点马家兄弟这样的朋友,尚还算有的放矢,但自己真的一辈子只呆在扬州吗?</p>

想到这,他展开信纸继续读了下去。</p>

徐嵩说的第三件事是谢鲲已经到了京城,年前就已经帮他将《平倭策》递进了宫,据说至正帝对徐嵩的平倭办法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也打算放其试试。</p>

故而年前大伯父就已经提请九卿汇商,讨论募兵一事。</p>

但徐嵩信中没有写解除海禁一事,估计是也知道困难重重,准备徐徐图之。</p>

倒是信的最后,徐嵩还专门提到了戚继光。</p>

“你师伯的学生戚某,虽年纪尚小,但兵法战阵熟敛,更有让老夫刮目相看之举,其人主动提出前往浙江练兵,能放着世袭武职不去,反要吃苦者,将来必为大材乎?”</p>

该说不说,大伯父的眼光还是挺毒辣的,竟然一眼相中了戚继光。</p>

甚至还给戚继光在新军中留了个什长的位置,也算是当基层军官培养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