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同窗再聚(3 / 3)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309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马洛拱手道:“那请学兄透露一二!”</p>

谢良才点了点头,开始介绍起生员入学后的考试。</p>

大魏朝的地方儒学有月考、季考,这种考试多以督促检查生员的学业为目的,这种考试由学官主持。</p>

学官每月降终,汇集生员,当堂考试一次。</p>

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一般考《四书》、经义、策、论各一篇;</p>

平时成绩一般的则考《四书》、经义各一篇,破、承、对句各三首。</p>

每一季将终,提调官汇集生员,当堂考试一次,出题跟月考一样。</p>

考完后定下名次,写个小榜贴在明伦堂前。</p>

月考、季考成绩好的,还有赏,第一等每人一两二钱银子,榜首双倍。</p>

二等则是八钱银子,三等送纸笔文具。</p>

差生不准请假,严重的,学官会向学道提出申请,经过查验核实,由提学道衙门出具印结,褫夺生员青衫,从此恢复平民身份,因为以后该生员只能穿平民服饰,所以这种罢黜的举动,有个专业名词……“给衣巾”。</p>

谢良才这说的是月考和季考,这些在座的几乎都已经经历过了,所以他主要是讲给徐鹤听的。</p>

说实话,徐鹤还真没想到入学之后还有这么多的规矩。</p>

电影电视害死人啊。</p>

以前徐鹤看电视时,电视里三步一个秀才,两步一个举人,就连进士都是一抓一大把,好像这些人天天没事干,不是酒楼,就是秦楼楚馆,考中功名后,日子就是放飞自我了。</p>

现在看来,扯淡,这里可比社学的规矩严格得多多了。</p>

谢良才道:“下面我给你们细细讲讲岁考!”</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