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跟唐顺之打完招呼,沈玞竟然没跟卯桌上另两名官员说话,直接一屁股坐在徐鹤身边道:“亮声贤弟,此间事忙,招待不周,还请见谅!”</p>
徐鹤笑道:“沈三公子,我自己坐坐就行,无需招呼!”</p>
沈玞夸张道:“这怎么行,你可是我沈家贵客!”</p>
说完,朝旁边那两位绯袍努了努嘴小声道:“在我看来,亮声贤弟比这些官员可重要多了!”</p>
徐鹤闻言,心说这沈三也太直白了吧,不,简直都已经恭维得露骨了。</p>
恭维人也不能交浅言深吧?</p>
自己好像第一天认识此人,如此做派,实在是让人不适。</p>
好在沈玞也没再说什么让人尴尬的话,只是坐在唐顺之和徐鹤中间,时不时聊些有的没的。</p>
终于,外面不知又有哪位贵客来了,下人小跑着来卯桌通知他回去迎宾。</p>
等他走后,唐顺之干脆坐在徐鹤身边道:“亮声跟这位沈公子很熟悉吗?”</p>
徐鹤摇了摇头。</p>
两人对视,抿嘴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p>
唐顺之喝了口茶道:“这位沈三公子刚刚评价琵琶乐曲,说如听仙乐耳暂明,耳朵一时间清亮了许多!亮声,你觉得呢?”</p>
徐鹤闻言刚想说自己不通乐理。</p>
但突然看着唐顺之,见他眼中有考究之色,于是收住了即将说出的话,细细品味唐顺之之言。</p>
如听仙乐耳暂明,出自白乐天的《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p>
这首诗在后世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沈玞用来形容家伎的琵琶曲,这没什么问题。</p>
那唐顺之考究的到底是什么呢?</p>
徐鹤又把沈玞的话细细想了一遍,突然眼前一亮笑道:“《说文》有解,暂,不久也!但用在此处,不可用此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