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亮声(2 / 3)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464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除此之外,梁上再无其他。</p>

但徐家能不能挂别的匾额呢?</p>

事实上是可以的。</p>

因为就算是做个贡生,也可以花钱请府台大人写个匾挂在自家祠堂上。</p>

不过这种纯纯属于在脸上贴金,徐家不屑这么做罢了。</p>

这时,徐嵩拍了拍手,只见抬匾的徐家族人掀开了第一个匾额。</p>

这是陈华专为徐鹤题写的少年明经。</p>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p>

明经就是通晓经学,之后代指儒生。</p>

能叫通晓经学,说明咱们这位陈县尊还是对徐鹤的学问十分认可的。</p>

这代表陈华知道徐鹤,至少十三经熟读,不然写了这个匾,人家一问徐鹤经义,徐鹤万一拉胯,打的就是人家陈华的脸。</p>

陈华虽然是七品县令,但也是进士官,很要脸面的,所以匾额就算恭维,但也不可能瞎写。</p>

一众宾客看到这,心里对徐鹤的才学进一步加深了印象,从刚进门时这小子运气不错到现在的这小子三把刷子少一把,中间就差这么个匾。</p>

事先找好的匠人,这时连忙爬上梯子,当着众人的面将这匾挂了上去。</p>

这匾虽然不能排在进士匾后,但位置也颇为显眼,徐家一众后辈见到这一幕,眼睛都憋红了。</p>

陈华见状得意地抚了抚须,自己字能挂在徐家宗祠里,那也是可以吹一辈子的事情了。</p>

这时,徐嵩道:“请彭知府匾!”</p>

红绸拉下,徐鹤就见匾上写着四个大字三元及第。</p>

“我去!”徐鹤吓了一跳,老彭这也吹得太过了!</p>

三元及第那可是乡试、会试、殿试才能叫三元及第,咱这分量不足啊,注水了属于。</p>

但定睛细看,原来在三元及第的三前面,还有个小字。</p>

额……</p>

小三元及第。</p>

好吧!</p>

老彭也会玩花活的吗?</p>

比如你去有些人家的祠堂,刚进门就看见硕大的进士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