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院试(4)(1 / 3)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399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194章院试<b>最新网址:</b>不管周围之人如何谩骂腹诽,徐鹤低头细细将墨研了。</p>

等墨研好后,他持笔蘸墨在草稿纸上将题目誊抄了下来。</p>

接着他闭上眼睛开始思索这道题的出处。</p>

“《中庸》,全文应该是,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p>

翻译过来后全章大概得意思是孔子说,舜这个人估计是天下最孝顺的人了,这个人德行上是圣人,地位上是天子,财富上拥有天下,宗庙祭祀他的美德,子孙继承他的功业,为什么舜可以拥有这样完美的人生呢?</p>

因为,有大德行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财富、名声和寿命,所以天养万物,必定根据他们的资质而后代他们,能成才的得到培养,不能成才的就必遭淘汰。</p>

《诗经》说,高尚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p>

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与他重大的使命。</p>

所以,故大德者,必受命,有大德的人必定承受天命。</p>

徐鹤将全章默诵了几遍,又将自己对经义的理解归纳整理了一蕃,最后总结出几点。</p>

要是想把这篇文章写好,中心思想是要强调舜是先有德,然后才天命所归。</p>

而不是天命所归之后,才有的德行。</p>

这样就是本末倒置。</p>

说到底,儒家以孝治天下,就算是君王也要讲究个孝顺。</p>

既然儒家经义都是发人深省,规劝世人之用。</p>

你要强调天命所归之人才能孝顺,那读了文章后的人全都给不孝顺找到个理由……我又不是天命所归,不孝顺是应该的。</p>

这样一来,这跟圣人劝人向善的思想不就背道而驰了嘛?</p>

其次,这个文章还要强调几个重点,比如德与孝的关系,比如大德为何。</p>

总之,确实千头万绪,能写的东西很多,但能不能写到大宗师的心里,那就看个人水平了。</p>

要说这杨寅秋出的题,说好听点是刁钻,说难听点是良心大大的坏了。</p>

考生不仅仅要注意经义中的论述,想要写好文章,还得有发散思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