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父子俩不肯答应,但徐鹤还是坚持,终于,两人答应下来,并且商量着先在海陵县里,将这些白糖分开卖了,然后再用发卖的钱购回红糖、木炭,到时候大批量生产。</p>
到时候小小海陵肯定吃不下那么多白糖,好在海陵周围的扬州、金陵、南通州、高邮州都是富商云集的富庶之地,销路是不愁的,到时候就得辛苦老甲长父子了。</p>
这也是徐鹤将两父子拉进这个生意的原因,自己读书习文,哪有时间操持这些琐事?</p>
没有个实诚贴心的人,生意再好也没办法展开。</p>
等送走老甲长父子,推门而出,月上柳梢头。</p>
徐鹤此时才突然想到明日还要县试。</p>
连忙囫囵吃了几口,便睡下休息了。</p>
第二天,徐鹤与储渊早早就来到县衙。</p>
面复比较随意,李县令就安排在县衙后堂。</p>
这次考试,考的不是名次,只是看有没有滥竽充数之人,大多数时候县令都不会改动之前三轮考试结果。</p>
县衙后堂,虽然有为官不修衙的传统,院落房屋很是破败,但一方小院倒是占地颇广。</p>
假山奇石,一汪碧水,煞是可爱。</p>
就在徐鹤与一众考生站在廊檐下欣赏知县私人花园时,突然李县令急匆匆地走了出来。</p>
众人见他面色不虞,心中全都咯噔一下。</p>
李县令先是环顾四周一圈,然后目光落在徐鹤身上。</p>
他朝徐鹤招了招手。</p>
徐鹤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上前躬身道:“老师!”</p>
李县令点了点头交代道:“一会儿考完先别走,去二堂,我有事问你!”</p>
听说李县令单独召徐鹤问话,周围一干人等全都朝他投来羡慕的目光。</p>
徐鹤连忙躬身回道:“是!”</p>
李县令点了点头,又转身看向众考生:“今天面复,尔等用……嗯!用春江水暖鸭先知为题试做一首诗来!”</p>
面复作诗也是常例,众人并不奇怪,一时间全都地头苦思。</p>
徐鹤想了半天,并没有什么好句子,县试面复,被预定案首的他,如果一会儿做不出诗来,落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面子,县令那里也不好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