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办法?”沈二问。
“咱们可以在村里设个助学金和奖学金,多供些读书人呀。”沈念兴致勃勃地说。
大越看重读书人。
村子供一群读书人,要是能出几个有本事的,大越第一村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了嘛。
到时侯,外面的人提到他们竹溪村就是,那就是出了状元、探花……的村子呐,这村里风水就是好,不愧是大越第一村……
嗯,就这么干!
“助学金和奖学金?这是什么,你快给爹讲讲。”沈二头一回听见这个说辞,觉得这可能是个新思路,于是就问。
沈念也不卖关子,给出不算完美的解释。
“这两个,一个金是为了帮助家中贫困的学子读书的,一个金是给优秀学子的奖励。
助学金能把学子送进书院,给寒门学子读书的机会;奖学金能促进良好竞争关系,让学子们越来越好。
等咱村出上几个乃至十几个秀才、举人和大官,还愁成不了大越第一村?
爹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
沈二大致明白了,“很好。”
“改日我去给村长提一下,今天他大概也没心思管别的事了。”
嘴上说着,沈二想了很多。
听书院的夫子说,满哥儿读书天赋好,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可能进朝堂。
他虽然没当过官,也知道这不容易。
要是村里多出些读书人,跟满哥儿相互照应,他也能稍微放些心。
这么一想,沈二越发觉得念姐儿说的助学金和奖学金靠谱。
“是个好法子。”
沈念微抬下巴,“必须的。”
这可是后世经过时间检验的。
永垂不朽。
父女俩走着,迎面来了几个陌生人。
“爹,咱村来人了?”
听到闺女的话,沈二从沉思中回神,眼睛看过去。
“又是他们。”他嘴角翘起。
沈念看爹似乎认识那几个人,问道:“爹认识那几个人?他们是谁呀?”
对自己闺女,沈二可没有故作玄虚的习惯,干脆利落地说:“邻村和邻邻村和邻邻邻村的村长。”
话说的很拗口,却不难懂。
“啊?”沈念觉得诧异,微微张着小嘴,眼睛亮亮地说:“周围村子也想跟我们干吗?”
“那可不。”沈二高兴的很,“都来好几次了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