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华为在国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以当它来到国际市场的时候,它就不会简简单单的按照“成单”和“没成单”这两个级别来判断自己的状态。
它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哪些努力是有用的,哪些努力是白搭工夫的。比如说,我能够参加一个展会了,这就是里程碑;我能够见到对方的某个级别的领导,里程碑;我能够把材料递到他手里了,里程碑;我能站着跟他说五分钟,里程碑;我多少级的华为的领导,能够见到对方多少级的领导,我是能把对方什么样的人请到中国看一眼,这一切,一切,所有的一切全是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看到这里,我想诸位应该是明白了吧,你之前真的以为在颗粒无收的那四年里,华为在欧洲市场默默的苦守着,难道真的就只是靠毅力吗?不是的,它能够成功的跻身成为人家的供应商的资本就是在中国市场那么多年打拼而积累起来的经验。
据我所知,华为在学习上的认真程度是惊人的。我们都知道那个花40亿请IBM做咨询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那句“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的名言,最后的结果呢?
结果显而易见啊,最后让我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