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慈母辛劳 儿行千里母担忧(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因此,我是真正明白的,我是真心了解的,因为那就是我小时候真实的生活写照,我和母亲多少次都是这么做的,每每想到这里,每每看到孩子们浪费食物,无论什么东西吃够了,吃腻了,无论多少钱买回来的,都是随手一扔,虽然我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身无分文的人了,但是我的内心深处却总是传来一阵一阵的揪痛,他们不会了解他们的爸爸小时候到底经过了什么,这些经历却是连接我和母亲内心情感的一条线。

母亲虽然是个半文盲,她从小到大没有上过一天学堂,只不过是在60年代的扫盲班上过几天课而已,认识了几个字,她经常自嘲的对我们说,我现在除了自己的名字还认识,其他的字都和着稀饭喝了,一起还给老师了

可是,这并不影响母亲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人的尊重,她对我们兄妹几个的学习要求非常的严格。周末,或者寒暑假,我们在家里,看到父母和大哥那么辛苦,总想去地里帮个忙,可是除非万不得已,一般情况下,母亲她都不会答应的,一定都要我们在家里好好学习,唯恐因为干活二耽误了我们的成绩,真的要干的话,也是早上早起,趁着太阳不晒的时候,拉着我们几个去地里拾个棉花啊,逮个虫子啊,拔点草啊之类的轻巧活,然后等到稍微太阳有些大了,就赶快让我们回家去搞学习

她常常在我们跟前说自己识字不多,没有机会上学,导致失去了很多的机会,其实我们清楚的很,是因为母亲小时候家里穷,姐弟众多,她作为大姐不但要负责照顾弟妹,还要早早的下地劳动,分摊父母的辛苦,这样子,才没法去上学的。正因为如此,她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她才教导自己的子女一定要勤奋读书,一定要出人头地。

让母亲很欣慰的是我们兄妹几个都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方圆十里,只要提起来我们家,十有八九者都会竖起大拇指的,不过,一直让母亲最是内疚,心痛的就是大哥,他因为特殊原因才没有办法去读书,曾经在80年代,大哥也有一次机会去市里的聋哑学校读书,可是家里却出不起那个费用,只好作罢,这也让母亲每每提起的时候,都非常的伤心,难过,一直觉得是自己没有本事,才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如今,我经过自己的拼搏算是暂时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让家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与同学,同乡相比,已经很不错了,唯一感到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回到老家,而要常年在外,不能时常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尽做子女的一份孝心,也算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吧。虽然,每当我说起时,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总是告诫我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趁着年轻,多闯一闯是有好处的。可是我心里清楚,他们何尝不想孩子承欢膝下,儿孙绕堂啊,只是没有办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