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兵家不争 十分颠簸崎岖路(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总之,福建并不缺山,到处都是,所以当时福建的陆路基本行不通,即便打通了几条闽道,也和蜀道一样,运输非常不方便。因为交通不便,大军想攻入福建也找不到路,久而久之,福建就成了“兵家不争之地”。

其次,缺乏战略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在边境,用于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御之地,比如山海关;二是中原地区,攻占首都或者大片地域所必经之地,比如彭城。

彭城地处关洛(关中、洛阳一带,泛指北方地区,是传统的政治中心)、幽燕(边疆政治中心)和江南(财政)三个重要地区的连接部,所以说,这个位置实在关键,谁占领了彭城,谁有占有优势,所以不得不争。

再说福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而中原王朝的敌人主要是来自北边的游牧民族,所以游牧民族入侵时可能经过的陇西、陕西、山西和幽州一带就成了重要的战略要地。至于偏于一安的福建,因为无法影响中原争霸,也无法影响游牧民族入侵,自然不可能成为战略要地,所以才成了兵家不争之地。

第三,经济价值不高。

福建七山二水一田,平原地形很少,而且平坦地区几乎都集中于沿海一线,也就是闽江入海口的福州——马尾地区;晋江入海口的泉州——晋江地区;九江入海口的厦门——漳州地区。尽管有十分之一的耕地,但因为这些区域缺乏纵深,没有上游腹地,加上福建内陆几乎都是山区,路也是难走的转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