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热聊林月 真挚友情接梓彤(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还是叮嘱她可要引以为戒奥,以后千万要注意了,最好是坐那种市际大巴,保险,安全,那些小中巴啊,你以后还是尽量少坐。

林月告诉我说,她8月份呼了我好几次,但是都没有得到回复,她猜测可能是我的呼机有问题了了,所以便没有再呼,现在真后悔,如果后来能接着多呼几次,说不定早就联络上了,也就不会让我这次遭了那么大的罪。

林月还说,她在工厂里很忙,大陈副总对她不错,灯饰厂也是做树脂产品的,我告诉她我现在也是在做树脂产品,然后又闲聊了一下关于树脂的相关问题,发现林月懂得还真不少呢,毕竟是在工厂第一线的,天天接触,似乎比我还要胜上一筹呢。

她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副总的翻译,这个大陈副总英语不行,而他又是负责灯饰厂的,可是灯饰厂有一位马经理啊,专门负责联络客人的啊,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才知道,大陈副总和马经理不和,再加上他做事方式,希望能把业务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最起码自己要能够随时知道各项业务的进展状况,这样自然就需要一个英文比较好的助理了,那林月自然是当之无愧了。

忽然我又想起来了,你呼我怎么用朱先生的名义啊。

林月笑了,说,你不知道,这台湾工厂控制的可严了,所有的电话出去都要经过前台总机的,不是采购或者业务等需要和外面打交道的部门,别说经理,副总他们查你了,就是在前台这一关你都过不去的,十有八九会被卡下来的,除非你和她们关系特别好,才有可能帮你拨一下外线,所以没有办法,她只好找了采购部的朱先生帮她呼了我。

奥,原来如此啊,这些台湾人啊,真特么够抠的了,说的好听点,就是制度完善,管理严格,说的难听点,还不就是特么的看不起咱们大陆人,不拿咱们当人呗,像防贼一样,生怕占了他们一点点便宜。其实他们这么做是多此一举的,这个时候,家庭电话还没有普及呢,我们小时候认为的小康生活就是,顿顿有肉吃,楼上楼下有电话,可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呢。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电话者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就是想打电话也没有人接啊,最多也就是联络一下同学,朋友而已,不过这种做法却深深的伤了我们的心,真的。

不知不觉聊了20多分钟,同学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最后好像是他们副总找她有事,林月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说等有空的时候,一定约上景振一起来龙岗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