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启上辈子做的是捞偏门买卖,混迹于三教九流之间。</p>
回忆前世,他只不过进了个没甚么香火的破庙,求了一道转运的“墨箓”。</p>
怎么就穿过来了?</p>
犹记得离开前,瞅着慈眉善目的老道士,还特意交待。</p>
让自己一定要沐浴焚香,虔心供奉,必然迎来好事。</p>
“转运?好事?就是指我好不容易快要财务自由,然后眼睛一睁一闭,来到异世继续吃苦?</p>
老天爷你存的什么心!?</p>
况且,我记得,按照道家说法。</p>
‘箓’是记录十方神仙之名属,施行符咒法术之牒文。</p>
但我啥时候受的‘箓’?</p>
明明只有接过传度的道士,才能举行受箓仪式,那可复杂得很。”</p>
白启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还好这道墨箓派得上用场。</p>
但凡他所掌握的“技艺”,只要不断磨练,就可不断精进。</p>
等同天道酬勤,付出必有回报。</p>
正是靠着不知来历的墨箓,自己才能迅速掌握打渔要诀。</p>
不然,没有一技之长。</p>
实在难以在黑河县立足站稳,求个温饱。</p>
“上辈子若有这个本事,我又何必去干捞偏门的勾当。”</p>
白启感慨一声,操着船桨,缓缓往岸上行去。</p>
天色渐晚,该归家了。</p>
那道存于心间,随自己一同来到异界的墨箓。</p>
能够映照万法,显示进度,极为直观。</p>
经过潜心摸索,他发现各种技艺。</p>
大致分为“入门”、“小成”、“精通”、“大成”、“圆满”。</p>
至于后头是否存在更高的层次,暂时还不清楚。</p>
比如打渔,白启每次下网捕捞。</p>
都能涨些进度,给予更深的感悟。</p>
那些涓涓细流似的经验,就像练习许多次一样,无声无息滋润着心田。</p>
直至他把那些技巧细节融会贯通。</p>
当然,刷取进度最快的方式。</p>
还得是上大鱼!</p>
每一次爆护。</p>
都能让进度猛涨!</p>
“可惜,刚入门的‘打渔’技艺,三五日才能中一回大鱼,堪堪糊口。</p>
如果突破到小成,收获应该会有所提升,说不得每日都可以爆护。”</p>
白启手持长杆,撑着舢板,离开芦苇荡。</p>
没过多久,他就看到岸边那间茅草遮盖的土胚房。</p>
扎起一圈篱笆的木门敞开着,远远望去,有个瘦小身影蹲在那里,好似等候归家之人。</p>
白启不慌不忙系好舢板,走进土胚房前,用水洗了洗满是泥巴的双脚,随口唠叨几句:</p>
“说了多少次,叫你去屋里待着,天气转凉,万一吹风受寒怎么办。”</p>
蹲在门后面的瘦小身影,眉眼生得秀气,有种柔弱的气质。</p>
约莫十二三岁的孩童抬起头,声音怯怯,却夹杂着欢喜:</p>
“阿兄,我看天色晚了,担心你。</p>
鱼栏那边发过布告,酉时就不要打渔了,可能遇到祸事!”</p>
这是阿弟白明,白启魂穿此身之前,渔家两兄弟就相依为命。</p>
若没这个弟弟照顾,他降临此方天地的当天晚上,恐怕便被风寒带走了。</p>
正是白明挨家挨户,跪地磕头,求来半升米,又熬了一些热姜汤。</p>
才从鬼门关前拉回白启。</p>
“好像有成精的妖鱼作祟,前几天把鱼栏东市的陈跛子都叼走了,凶得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