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哈利波特》的全九州爆火所带来的人气,这部作品的起点非常高。”</p>
“其次是第一部《血字的研究》发布后的热议和讨论,给《福尔摩斯》带来了更多的关注。”</p>
“第三……”</p>
“就是这部作品本身非常出色。”</p>
“就算不是很多推理迷们所期待的传统本格推理,可福尔摩斯的形象塑造的实在是太棒了。”</p>
这番话不难懂,可孙晓依旧问道:</p>
“爸。”</p>
“福尔摩斯的人物塑造,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p>
孙轩拉开椅子,坐了下来,与儿子仔细说道说道:</p>
“昨天我看完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福尔摩斯……不,应该说老贼的所有作品里,人物的塑造以及魅力都会那么吸引人。”</p>
“就单拿福尔摩斯来说,这个人物,其实最吸引人的,并不是他那种演绎法的精妙推理,是内在精神,和与生俱来的自由性情。”</p>
孙晓疑惑道:</p>
“内在精神?”</p>
孙轩点头,“对,内在精神。”</p>
“福尔摩斯的头脑啊,风度啊,包括职业,时代,甚至是故事,都是附属品。”</p>
“这个人物设定就注定了出彩,并不是时代造就的,你将福尔摩斯的人性之光拿到现代的背景下去写,依旧会闪耀。”</p>
见到儿子懵懵的神情,孙轩连忙补充道:</p>
“这代表着一种超我,你明白吗?”</p>
孙晓茫然的摇了摇头。</p>
孙轩挠了挠头,“怎么解释呢?”</p>
“境界!对,就是境界!”</p>
“很多类似的,写所谓的天才,都是拥有着凡人内核,却披着凡人外衣的天才,可福尔摩斯不是,老贼就是用这种注射可卡因这种难以理解的行径,去塑造了这一角色。”</p>
“甚至可以说,福尔摩斯代表着人们所寻求的至高内心境界,承担一些寄托,表面上看,华生确实让读者们很带入,可这是一种现实的代入。”</p>
“福尔摩斯不同,这是一种理想化的代入!”</p>
“忠于自我,贯彻自我!”</p>
“可以说,这部《福尔摩斯》同时获得了读者的理性认同和感性认同。”</p>
“在这种前提下,实际上读者们是很难摒弃这种情感,做到对于书籍的客观评价,又或者说,这些代入感,本身就是书籍的一部分。”</p>
“还有……”</p>
……</p>
孙轩的话语让孙晓听得有点懵,因为老爹用了不少比较哲学化,理想化的词汇。</p>
可大概意思还是能够听明白。</p>
作为一名作者,看的东西肯定是更全面的。</p>
曾经前世,著名的推理家布洛克,就在他的《学堂》里,提出了塑造角色的三个要求。</p>
可信度。</p>
读者认同。</p>
以及原创性。</p>
这部《福尔摩斯》的可信度有多高?</p>
就在前世,有一个BBC的《福尔摩斯》专题纪录片。</p>
这个纪录片就是到贝克街,随机问路人“福尔摩斯是否在贝克街221B住过?”</p>
这些路人里面,有很多都没有阅读过《福尔摩斯》的原著,可令人惊奇的是,大概有超过六成的路人点头,说没错啊,福尔摩斯是在这住过!</p>
一个的角色,写到让不少人都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过,可想而知到了什么样的地步。</p>
主要还是背景,时代实在是太过真实,就算是贝克街221B,这个地点都真实存在,已经开始被打卡了!</p>
英州方面,甚至想要联系到老贼,获得版权去建立一些有关于《福尔摩斯》的博物馆或是其他相关的设施,可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