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临别前的意外(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杨琦也是有意结交这些士族勋贵,再加上这四人身居真才实学,都非韦明萧帧之类的纨绔子弟,所以杨琦自然是郑重对待的。杨琦请四人入了客厅,袁清雪已施施然送上茶点。四人都是谦谦君子恢恢气度,自然起身作揖为谢,一口一句“嫂夫人有礼”,弄得袁美人面红耳赤,急匆匆跑回屋里。

“不好意思,内子生性内秀,不善言辞,还望诸位见谅。”见袁清雪不注礼仪急匆匆跑回里屋,杨琦赶忙起身请罪道。

四人也不说话,皆是一脸只有男人才懂的暧昧笑意,瞧得杨琦都有些不好意思,半响才听柳楷哈哈笑道:“杨兄娇妻美妾金屋藏娇,倒是羡煞诸兄了!”

杜如晦最是直接,也笑着说道:“此行虽千里之遥,然旅途有如此佳人相伴,杨兄定不会介意这北疆苦寒了。”

杨琦脸皮也厚,再加上他对于袁清雪的美貌也颇为自豪,所以一一笑着回应,只韦昭忽而冒出一句:“杨兄,你欲效班超之志,本是国家之幸,然马邑地处北疆,为兄听闻太守王仁恭和郡丞刘武周都是以军功起家的布衣寒士,想来对杨兄这弘农杨氏的豪族子弟是排斥的,而且两人向来不合内斗不休,这才使得东突厥有机可趁,这两年东突厥轻骑经常突破雁门关进关内‘打秋风’,害得边疆百姓苦不堪言,王仁恭和刘武周虽熟谙兵法掌兵有道,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你既决心已定,为兄也没什么好说的,特意备了家父的书信一封,你到时面呈给太守王仁恭即可。王仁恭当年是我祖父麾下战将,可以说是我韦家的家将,与我韦家渊源颇深,家父敬重杨御史,又怨我那不争气的弟弟与杨兄结隙,故特意手书一封,望王仁恭到时不要处处与杨兄为难。”

杨琦浑身一颤,得知这个礼物不是一般的贵重,他在七夕诗会前后得罪了韦昭的弟弟韦明,却不料韦家反而会转过来帮他,这也太意外了。杨琦赶忙起身行大礼,却被崔虔一把拦下,道:“杨兄,不必如此,你我既已结交,自然是以异性兄弟相称,我们四人看重杨兄的人品才学,却不是想要杨兄你来拜谢的。”

杨琦也不是迂腐之人,便将这书信收好,珍重地放入长袍的贴身夹层内。众人一番叙谈之后,因为杨琦今日要远行,四人纷纷起身拜辞,杨琦得遇知己,心中快意,忍不住诗性大发,再一次投桃报李,用他招牌式的瘦金体书法写了首王维的《少年游》送给诸人,四人看得连连赞叹。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五人也是意气相投,此时一别,从此天涯海角各一边,也不知何时才能重聚,杨琦此诗聊以送别,也算是留个纪念。

送走了崔虔等四人,杨琦回到家中,却见袁清雪正晕红着俏脸,汪着一双美目注视着自己,他微微笑道:“雪儿,怎么了?不认识为夫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