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对这未来几年将来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逆天改命是件非常难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改变历史,杨琦现在苦于无人替他指引道路,一想到此处,他就觉得非常迷茫。
培养自己的势力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的,除了有一只军队和一众生死相托的兄弟,还要有长远的谋划,有巩固的后方,有实力强劲而又信得过的盟友,当然若要定鼎天下,盟友也迟早会成为敌人。
派系林立诸侯割据的隋末乱世,似东周末年的春秋战国,又似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期间复杂的人物关系,杨琦一想起来就头疼。就杨琦个人而言,他现在定居长安城,若没有展露出自己要逐鹿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完全可以在三年之后光明正大地加入李渊从太原西入的李阀集团,而且凭借他和李世民初次见面是彼此友好的印象,杨琦想混个大官当当也不是什么难事。杨琦现在是不甘心命运的安排,却又找不到突破口去改变历史前进的车轮。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三年后,李渊趁着李密的瓦岗寨和占据洛阳的王世充打得激烈,悄悄兵发太原,西进入主长安城,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天子(即是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又以杨侑名义自加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当大业14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缢死之后,李渊便毒死了作为傀儡的代王杨侑,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历史的剧本是这么写的,最终李家代替杨家,做了这天下的主人,虽说是趁火打劫胜之不武,但成王败寇,这就是历史。
杨琦躺在翻了几个身,想着要不要现在就带着母亲和家中之人投奔目前仍是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李渊是炀帝的亲表兄弟,其实这天下之争不过是他们家族内部之争而已。杨琦想着自己毕竟姓杨,怎么说这姓杨的被人赶下台,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所以他这次倒是死要面子,拉不下这脸面去贸然投奔。
现在才只是大业十年,炀帝刚刚从高丽得胜班师而回,天下还显得很是平静,却早已暗流汹涌山雨欲来。杨琦想着要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就必须先有一条培养自己势力的途径,而这最本质的就是朋友,特别是长安城里这些现在当权者的子弟,长孙无忌、柴绍还有李靖是他要首先拉拢的对象,杨琦现在心中憋了一口气,终于在考虑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后果之后,决定和李世民一争高下。
杨琦有他先天的优势,他几乎熟悉这个时代所有的名臣良将,既然有杨琦的先下手为强,李世民的秦王天策府就显得寒酸了。其实杨琦现在已经慢了,因为李世民和李秀宁前往沧州的目的就是买马。沧州城郊有个天下驰名的马场,家主姓商。当然,或许现在的李渊还没有称帝的野心,但他扩建势力自保的态势是显而易见的。
李阀的备军,历史上作为李家女婿、李秀宁之夫的柴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世民就像是以他那个明艳照人的妹妹为筹码,取得了陇西最大富商柴家的全力支持。扩军最需要的就是钱,而柴家唯一不缺的也就是钱,所以,李世民的眼光是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