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标中原(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推后,因为自己这时把报纸这种东西推出来,实际上更有助于世家掌握口舌的,甚至形成类似于东林党一样的政治团体也说不定。</p>

与之相比,刘泰更希望等到王羲之把简体字拿出来,然后通过简体字报来传播,从而加大对底层的识字率普及。</p>

甚至对某些连自己都没办法照顾到的偏远地区,说不定靠这些一份份沉淀下来的报纸,就被当地当做教学书籍了。</p>

所以,哪怕刘泰知道活字印刷术就只为给自己这大汉提高办公室的运转效率有几分奢靡,但现在也就先将就的用着,毕竟这到底是让这技术顺利的传承下来。</p>

很快,众人都一一到达内政厅,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之上坐了下来。</p>

内政厅上已放上茶点与资料,几乎每一个人看过这份资料后都不由沉思起来。</p>

刘泰看着众人道,“王敦反了,你们都说说你们的想法?”</p>

众人相互看了看,温峤出来开口道:“且由我抛砖引玉说一说当前的情况。</p>

我们现在的斥候主力是在豫州,司州、兖州和徐州。</p>

王敦反叛这件事,因王敦远在荆州,我们的斥候并没有探查到那边的消息。</p>

还是因徐州苟打出保护晋廷的名义出兵徐龛,我们才知道这消息的。</p>

所以相互佐证下,王敦叛乱的消息应该是真的!”</p>

“说不定琅琊王氏早就有心叛乱,所以才派遣王羲之来我大汉做好后路!”</p>

这时候的褚倒开了口,毕竟不论怎么说,王羲之北上某种程度也能算是佐证了。</p>

“而且苟与徐龛打起来,虽然说也有想要借着乱局做大的意思,但更多的想来怕还是想要在这场他也摸不到头脑的风波之中存续下来!”郗鉴感慨道,</p>

“苟远离晋朝朝廷,怕完全不知道王敦为什么会反,所以便果断高举晋廷的旗帜,借助这机会先解决掉徐龛再说。</p>

既表明了自己不参与晋廷内乱的立场,同时等到内乱结束,大概就是谁代表晋廷,那么苟便是会站在谁那里吧!”</p>

刘泰听到这话愣了愣,但仔细想想,苟做这种抉择到底也不能说错了,毕竟这样稳妥。</p>

“既然有如此佐证,那想来王敦叛晋一事应该是真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抉择!”</p>

刘泰看着众人道:“当初祖逖死了,因晋廷稳妥交接,所以我们选择等永济渠修建起来。</p>

但现在王敦叛晋,晋廷内乱自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抉择!?”</p>

听到刘泰的疑惑,众人也不由相互议论。</p>

毕竟这次不同于上次,祖逖虽是名将但他死了顶多就是晋军上限被限制了。</p>

但这次王敦在司马氏的内部发生叛乱,这怕就是诸葛亮北伐所苦求的机会啊。</p>

若这都放过了,怕真的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p>

“伯岐?永济渠全程修好,还需要多久的时间!”褚第一时间对曹嶷询问道。</p>

“一个月,已经实行了三班倒的制度进行日夜赶工!”曹嶷开口道,</p>

“接下来想让他们再加快工程进度有些不太现实了,毕竟就算徭役也是要休息的!”</p>

“每班工作时间延长两个时辰,这样通过三班倒,争取到更多时间!”</p>

刘泰看着曹嶷道,“我会给你开出一亿钱的盐票,怎么用我不管,但这一亿钱的加班费用我要看到整个工程提前十天完成。</p>

曹叔,你可以去问问那些徭役们到底要不要休息。”</p>

“休息?休什么息!对大汉没贡献的人才需要休息,我麾下的徭役都是大汉的栋梁之才,不就是再加两个时辰的徭役,别说给了补贴,就算没给,大汉百姓难道不应为大汉做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