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王羲之的无奈(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王羲之点点头,一副我虽然并不是很懂,但大为震惊的样子,“泰山郡还真是好武啊!”</p>

“还好,当初那些第一批跟着大王打下的府兵,一个个都在青州拿了土地,有了妻子,而且随着这些年青州发展的越来越好,大家都眼红着呢!”卞瞻不由感叹道,</p>

“所以一家家自然开始练努力锻炼,期望自己能够选入府兵,成为战卒,也跟着发一笔。</p>

所以一般来,我们这边抢水倒是还没什么,每年府兵为了战卒名额到真可能抢破头!</p>

尤其是最近几年,打得就更是激烈了!”</p>

“为何?”王羲之听到了卞瞻的话,倒是带着几分的疑惑。</p>

“大王不是已统一河北了嘛,虽然这些年在修建永济渠,但大家相信下步肯定会打中原。</p>

那可是中原啊,谁不想要在中原拥有土地,但我们这边府兵只能驻守泰山郡,不像大王刚来时,成为府兵就有送熟田,如今成为府兵基本需要自己去开垦土地了。</p>

以前的成熟土地都已经被先来的人拿走,后来的人要么自己去开垦,要么就打下其他地方再分土地。”</p>

卞瞻不由感叹道,“所以大家都牟足了劲,想要加入战卒得到土地。</p>

当然就算没土地,很多单身汉也就指望着打下南方,然后让大王发老婆!”</p>

王羲之听到卞瞻的话不由一愣,因为王羲之完全没想到,大汉这边的情况居然是这样的,略带着几分颤抖道,“这岂不是跟当初强秦一样,闻战则喜?!”</p>

“本就应该如此!”卞瞻看着王羲之的样子,理所当然道,“如今大汉复兴,大王纵横战场无所匹敌,那汉室三兴岂不是理所当然之时,莫非你没听过金刀之谶不成?”</p>

王羲之听到卞瞻的话,却能感受到卞瞻口气之中的自豪与理所当然。</p>

王羲之发现黄河以北跟自己原本想象中的景象完全不一样。</p>

本来以为这里没有了世家,必然是千里无鸡鸣的一片萧条之福</p>

但实际上仅只眼前属于边境的泰山郡,便有着人来人往的繁华商路,以及泰山郡的从平民到士卒渴望征战,建立功业的豪情。</p>

不过,王羲之开口道:“这边的政策难道不压制世家吗?我虽然年岁并不大,但却听闻,在五胡乱华之时,见有世家拖家带口的逃离汉王统治辖区。”</p>

“大汉这边的政策的确是有些遏制世家!”卞瞻也点头道,“像徭役税限制世家雇佣奴仆的数量,还佣千田税》提出的累进制的税收方式,让世家侵占田地超过千亩后,便会收取重税,而且还有苟纯那个税务司盯着。</p>

我阿耶,这是世家在东汉时造得孽,所以如今汉室三兴必然要还的债。</p>

不过虽然让浮财少了几分,但至少在大汉这里世家还是照样能够成为朝廷栋梁。</p>

等到汉室三兴时,世家失去的终有一能拿回来,毕竟世家一直都在嘛!”</p>

王羲之听到卞瞻的话,不由咀嚼着卞瞻的话语,对卞瞻郑重行礼。</p>

实话,晋廷对待世家这么的安慰,王羲之实在是不明白刘泰麾下的这些世家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为刘泰奋斗。</p>

但现在的王羲之听了卞瞻的话,心中多少有了几分感悟。</p>

实际上,卞瞻很多时候也只一知半解,卞壸并没把所有的想法全部告诉卞瞻。</p>

那就是虽然卞家随着刘泰的崛起一路南征北战,卞壸自己都成为前线重镇的太守,卞家重新得到了强大。</p>

但卞壸却感觉到自己家虽成为泰山豪族,但不论是跟大汉时的世家,亦或者是晋廷时候的世家都变得不一样了,自己对泰山的影响力反而变了。</p>

别得不,现在泰山好战的氛围,就不是卞壸所影响的,而是底层百姓积极自发的。</p>

正常来,作为一个地方的世家豪族,应该是能彻底拿捏底层百姓才对。</p>

但问题是卞壸并没这种感觉,相反卞壸敏锐感觉到自己的家族反而被百姓所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