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戴渊的烦恼(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随着崔悦大大方方的出使赵国,然后又大大方方的回归,对刘泰来说只是试探到赵国的底线,看起来比自己预估的都还要再低一些。</p>

事实上,在崔悦离开不久,便有赵国的士族开始前往洛阳,然后从洛阳渡河到河北之地。</p>

对这些洛阳的士子来说,他们也都明白赵国是没希望的。</p>

毕竟在这乱世中,哪怕羊献容算聪慧过人手腕非凡,但身在乱世而不是盛世王朝,那孤儿寡母想要庇护一方都无比艰难,更不要说统一天下了。</p>

所以,羊献容能做的就只是维持住赵国的体面而已,但他麾下的世家想要的却是存续,甚至乘着这乱世建功立业。</p>

可以说,随着刘泰击败石勒与刘曜,司马睿在江南站稳脚跟,双方就必然会有一场战争。</p>

所以赵国的士族们愿意前去投靠刘泰,因为还有立功的机会。</p>

事实上也正如同他们所预料的,这时候戴渊所在的统辖区域中,开始吹起了一股流言。</p>

简单的说,就是祖逖重视底层百姓,对世家豪族多有苛刻,只要打了败战,那就会劫掠世家与豪商。</p>

如今祖逖被免职,该不会想要纵容那些北方来的流民劫掠商户,然后起兵吧!</p>

这件事情真不真的不重要,重要得是让祖逖碰不了兵权。</p>

同时又有人开始吹起了戴渊:“戴渊乃公辅之才,仁德兵法天下独树一帜,不但对将士良善,更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能。</p>

刘泰如今都不敢南下,就是因为听闻戴渊领兵,所以才不敢南下的啊!”</p>

刘泰倒也不会故意写一封信见给戴渊,这么容易被拆穿的事。</p>

而偶尔闲情逸致的点评晋廷将帅时,说到:“祖逖一人能当十万兵,至于戴渊,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之上者,某若是挥兵南下,当亲率二十万将士与晋廷一战!”</p>

刘泰有说戴渊的实力吗?好像没有吧。</p>

但这话不知道怎么传着传着就变成“祖逖一人当十万兵,却不及戴渊一人需刘泰亲率二十万士卒一战!”</p>

自古以来,流言自然是传得最快的,伱别管对不对,就问野不野!</p>

还好自己身边,还有荀绰记录自己的话,从而证明自己的清白。</p>

自己可从没有说过,戴渊有统兵二十万士卒的才能啊!</p>

这就显露出史官的重要性,比如史书如果不是清楚写了“济兄弟因前刺帝,帝倒车下,”谁知道流言蜚语会不会变成“济兄弟因前淫帝,帝倒车下”的野史呢。</p>

毕竟文人这支笔,肯定是轻易不能得罪,就算刘泰,也只敢用稍微模糊的语言与流言来表示对戴渊的尊重。</p>

但刘泰又没跟戴渊通信,最后变味了跟刘泰有什么关系。</p>

刘泰身边的史官清楚明白的写了刘泰的话语,现在外面传着的流言,跟刘泰可没关系!</p>

不论怎么说,戴渊听着名将吹自己,贬低祖逖,尤其那些世家更是拥簇在了自己的身边,这还是让戴渊更加的适用的。</p>

但原本就交出了兵权的祖逖,心中却正愤懑着,结果没想到那些世家与民间流传着的都是这种戴渊比自己更强的流言,丝毫没有眷念自己收服黄河南岸的功勋。</p>

这股怨气却再也忍不住了,祖逖直接便喷出三尺鲜血,然后便一病不起。</p>

戴渊也派名医过来看过祖逖,但看过后,回去便对戴渊摇摇头,然后道:“祖将军积劳成疾,又邪气滋生,伤了根本,如今冬日多寒,只要祖将军撑过冬日倒有可能延命,否则……”</p>

戴渊听到这话,叹了一口气道,“这都是士稚的命,你尽力去治便是!”</p>

说实话,戴渊虽然这几天被吹的有些飘飘然,但却也承认祖逖的能力。</p>

若没有祖逖在兖州承受刘泰的压力,那自己想一心一意的压制王导也不是个容易的活!</p>

到时候若王导叛乱,刘泰南下,没祖逖帮衬,自己到底是先擒王导,还是先灭刘泰,真是幸福的烦恼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