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个屯粮,一个屯枪(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86章一个屯粮,一个屯枪</p>

于药看着自己手下郡兵,在这一个月以来,开始逐渐熟悉疏通水渠,脸上不由流露出几分笑容来。</p>

他从来没想到自己练出来的兵都还能干这活。</p>

一开始麾下郡兵对自己干这活还是非常抵触的。</p>

毕竟自己是府兵,家里多少分到田的,自己更想要当刘泰手下的正规军,而不只是郡兵。</p>

因为正规军不仅仅是分田,以后打下了地方还能分女人,分奴仆,甚至还有豪门的财富。</p>

总之,有心气的战士们是想借助这次机会爬到正规军里的。</p>

但自己的统帅居然从刘将军手中接了一件疏通水渠的活,这不是徭役干得事嘛,找我们这些郡兵干什么。</p>

不过于药表示,疏通水渠是为了解决蝗灾问题,尤其家里有田的兄弟们,这次疏通水渠候,更是能顺路解决自己家田地用水的问题,这些府兵们逐渐开始变得积极起来。</p>

同时刘泰也开始建议于药使用一些管理手腕,比如什么相互竞争啊,什么进度公示啊。</p>

军史们更给这些郡兵进行思想改造,让他们明白疏通水渠就是为了抗蝗,为了保证今年的粮食收成,所以郡兵们的士气倒是越来越高。</p>

但真正让郡兵们干活变得积极起来的原因,还是当地百姓在知道了过来疏通水渠能够吃到饭,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让他们感觉自己有价值了。</p>

这过程中,百姓们一是对当官的有所惧怕,二是希望吃到这以工代赈的粮食,所以自然而然对这些疏通水渠的郡兵们或是赞赏或是奉承,多少捡了好听的说。</p>

毕竟百姓们是要吃饭的,想要在这里长久的待下去,哪怕只想在这里搬砖,你不跟这里的士卒搞好关系,那怎么在这里搬。</p>

毕竟你是临时工,这些郡兵多少算是事业编了,而幸福这种东西自然成为了比较级。</p>

百姓们的到来对郡兵们来说,多少彰显了自己的身份,那干活积极性自然也高了几分。</p>

这次给刘泰干活的老百姓,主要分成两类人,一类是有土地的,另一类是没土地的。</p>

家里有土地的人,自然就是那些想要休田一年,第二年再看看的人。</p>

而没土地的,主要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泰山郡内原本的佃户,另外则是往泰山这边过来的流民。</p>

是的,泰山郡内还是有佃户存在的。</p>

且不说刘泰自己便收拢了很大一部分的佃户建立集体庄园,而且刘泰只赶走了反抗自己的在泰山郡的世家豪族,像羊家,又或者一些富农的家中,也都是有佃户的。</p>

毕竟刘泰又不是实行推行二十世纪的政策,只是想尽可能掌握泰山郡的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而已。</p>

对这些人来说,蝗灾那真的是摧毁了他们生存的根基。</p>

对有田有存粮的良家子来说,再坚持一年看看情况还是能做到的。</p>

但对没田没存粮的佃户们,或者一些古代流氓来说,蝗灾摧毁了泰山郡大量的作物,尤其是随着农作物死亡,很多田地都不需要佃户去维护了,他们顿时失去了生存的工作。</p>

他们中好一点的被世家大族买过去做隐匿人口,但还有一部分的人要自食其力。</p>

刘泰现在这种疏通水渠,然后让他们当日吃饭的工程,对他们来说就是救命的。</p>

说实话,刘泰原本是想给钱的。</p>

毕竟刘泰来自现代,清楚的知道需要给百姓手中留点钱的作用。</p>

倒不纯粹是为了让百姓交易,让商品流通做准备,而是为了让百姓拥有更多的希望。</p>

是的,是为了让一无所有的百姓能拥有一点点对未来的希望,就好像黑暗中的火苗一样。</p>

对绝大多数底层百姓来说,他们的需求真不多,要得也无非是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