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胡言!”</p>
曹操脸色故作大变,呵斥说道:“孤匡扶汉室,岂能行此不臣之事。今后仲谋当慎言,不可向外人语。”</p>
“诺!”</p>
孙权心里对曹操多有不屑,拦路石荀彧死了,想当天子就早点走流程,玩王莽那套真没意思。如今天下格局二分,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何故非学王莽那套先当公,后进王,再称帝。</p>
想是这么想,但孙权神色多是敬服,告罪说道:“权当谨记之。”</p>
少顷,曹丕疾步至入堂,手里握着荆楚情报。</p>
“父亲,不好了!”</p>
曹丕神情紧张,脱鞋入内,说道:“刘备降服巴蜀,撤军回楚之后,于十一月时,在武汉称王,国号汉昌。”</p>
“混蛋!”</p>
闻言,曹操勃然大怒,将手中的茶盏扔到地上,说道:“刘备,织席贩履之辈,胆敢自立汉昌王?”</p>
“父亲!”</p>
曹操起身于堂内踱步,神情愤怒,说道:“刘备厚颜无耻,发布檄文,言孤欺君罔上,他要奉天靖难。如今他自立为王,目无天子,此是无君之辈。”</p>
曹操气着不是刘备称王,而是气刘备比他早称王。实际上曹操在兵退汉中后,便有猜想刘备应该会更进一步,学他先称公。然曹操是真没想到,刘备胆子这么大,跳过封公这步,直接称王。</p>
“父亲,今刘备称王,当如何是好?”曹丕问道。</p>
曹操瞪了眼曹丕,没好气说道:“刘备都称王了,还能怎么办?莫非你能让刘备自撤王号?”</p>
“这~”</p>
见曹丕憋不出话,曹操挥了挥手,示意曹丕出去。</p>
曹操吐了口浊气,说道:“仲谋,你有何见解?”</p>
孙权沉吟少许,说道:“启禀魏公,权以为唯有进魏王,方能与刘备对峙。许昌城内不轨之人,不可不除,否则今后必生祸乱。”</p>
曹操眯起了眼,目露杀机,淡淡说道:“董昭手上有伏皇后写与其父伏完的书信,信中伏氏阴结伏完,欲趁孤金口战败之际,于许昌发动叛乱。书信被孤所获,今在董昭手中。”</p>
那时曹操将伏完逼死,却未向伏皇后动手,而是将书信留下来,以备合适之机使用。今数年过去了,那封书信可以派上用场了。</p>
孙权心领神会,叩首说道:“请魏王放心,权即刻赶赴许昌,与董公解决此事。”</p>
“善!”</p>
曹操捋着胡须,说道:“孤将于明年春回许昌,许昌之事勿要有失。”</p>
“诺!”</p>
孙权起身退下,说道:“权先行退下,将于下午赶往许昌。”</p>
“今天气寒冷,路多积雪,仲谋当小心而行。”曹操说道。</p>
“多谢魏王关心!”孙权感动地答道。</p>
孙权对于曹操来说,使得太顺手了。今许昌内部的问题,以及称王的事项,曹操全部委托于孙权处理。明日春天,曹操要回许昌称王,这是孙权完成任务的期限。</p>
孙权出了内堂,将门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