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沅水之誓(3 / 3)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578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说着,似乎感觉言语不够真诚,难以让刘琦信任,刘备用手指向沅河,沉声说道:“今沅水在上,备誓言若得伯玮托付,则伯玮子嗣是为备之子嗣。”</p>

“若能立国兴汉,刘溥、刘潮得封诸侯王,世袭永存,与国同休。黜国则以残害亲兄论之,罪不容赦!”</p>

“若违此言,鬼神共弃!”</p>

“昔光武指洛水为誓,不计朱鲔杀兄之罪;今时备不才愿指沅水为誓,力保伯玮子嗣富贵。”刘备沉声说道。</p>

“沅水之誓?”</p>

刘琦已是相信了刘备,两汉仍有春秋遗风,指水立誓,又有鬼神在上,已是最高的誓言。</p>

“叔父之心,琦已知之。”刘琦思绪纷乱,说道:“今时风寒,且先回去吧!”</p>

刘备搀扶刘琦,补充说道:“若伯玮立翰宏为后,备亦会助之,保全伯玮基业。”</p>

刘琦深思不语,缓步而行。今下的他虽偏向了刘备,却不知如何回复刘备,他需要时间去思考。或者要等到某个时刻,才会给出他的遗命。</p>

二刘归来,众人见二人神色不同,不由在私下窃语,猜想发生了什么事。</p>

在归程的路上,诸葛亮寻机问道:“主公,刘荆州何意?”</p>

刘备环顾左右,低声说道:“伯玮托付基业于我之意,我指沅水立誓,然伯玮仍在犹豫当中。”</p>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今刘荆州犹豫不决,非是因主公,而是在刘国安身上。”</p>

“此法有何解之?”刘备问道。</p>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刘国安性情急躁,寡有谋略。其率兵马屯于汉寿城外七十里,有举兵入汉寿之意。今若能逼其用兵,则大事成也!”</p>

“逼其用兵?”刘备目光闪烁,说道:“刘国安并未害我,今怎能害他?”</p>

诸葛亮拉着刘备的袖子,沉声说道:“刘国安有争位之意,与主公岂能同存?主公欲上位,刘国安岂能善罢甘休。事成之后,免刘磐官职,赐钱宅监视,留其性命,今时窃不可学妇人优柔寡断之举。”</p>

“计何出?”刘备问道。</p>

“如此……,如此便可!”</p>

三章来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