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即汉之合肥、舒城、皖城一带,几乎与霍峻所在的江北诸县重合。朱元璋起兵于淮西,与元朝的庐州马场近在咫尺。</p>
这也是为何,朱元璋手下的徐达、常遇春等淮西军功集团善于骑战的根本原因,即他们或许从接触马匹,对于骑兵并不陌生。</p>
后世之事可为借鉴,江北大别山山区可为养马地,霍峻让士仁早就试过。军中几匹母马与公马已成功生下幼马,近期又健壮成长。故而霍峻下定决心,打通辽东海路,在江北开设马场。</p>
江左有了骑兵,即使不如北方之盛,但通过辽东战马,亦可自给自足,在野战上缩与曹军的差距。</p>
毕竟缺乏战马的军队,与战马充沛的敌军作战,即便能打赢对方,但你也打不崩对方。敌人拥有战马来去如风,怎能胜得过。强如岳飞能屡次击败金军,也是依仗帐下的骑队强悍。</p>
为了江淮马场的发展战略,霍峻必须亲自出马,坐镇军郑</p>
当然昌豨也要救援!</p>
思索海图间,霍峻拿起了刘备送来的书信。其信中言语,昌豨反叛后,得知夏侯渊、于禁北上征讨他,昌豨向京口送来求援信,希望刘备能率军北上救他。</p>
救援昌豨又岂是那么容易救援,昌豨身在东海郡,在徐州之中,淮河以北。但凡刘备有能力举兵至淮河,早就北上攻略合肥、寿春诸地了,今下又何必退守江南。</p>
若走邗沟入淮河,除了秋季之时,水位下降,淤泥堵塞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夏侯渊早有防备,命利城太守吴敦、琅琊相臧霸屯兵邗沟险要,阻敌北上。</p>
曹操为防止泰山诸将反复,将昌豨的东海郡直接并入臧霸的琅琊国,以此来安抚臧霸,再用臧霸来安泰山诸将之心。</p>
沉吟少许,霍峻给刘备回了封信,即言明昌豨可救,自己将在几日后前往京口,与刘备会面。</p>
“来人,将此信送与京口。”</p>
“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