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生放下教科书:“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犯罪心理学》这本教科书中的案例确实难以分析,但它也确实符合真实情况。”</p>
学生们纷纷点头,不过,薛婷婷再次举手提问,她说道:“对于凌晨酒馆杀人案,我有一个疑问,既然第一案发现场在姚鑫的家中,为什么警方三次搜查,竟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痕迹?”</p>
周叶生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枚纪念币:“很好,这是一枚银制纪念币,是你的奖品,你注意到了其他同学没有注意的细节,我在前面的解答中,故意设置了一个疑点,你是这118人中,唯一一个发现的。好了,现在我来回答你,因为,姚鑫选择了一种特殊的作案手法?”</p>
“什么手法?”</p>
“电击,他使用高压电去电击朱家豪,所以,一击毙命,没有流血,也没有搏斗,现场干干净净。”</p>
薛婷婷走到讲台,领取纪念币,回到座位以后,她的同桌沐香兰举手提问:“周老师,我们要怎样揣摩犯罪分子的心理呢?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p>
“是啊,揣摩犯罪分子的心理,极其困难。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个方法,你们回去之后,慢慢领悟。”</p>
“什么方法?”</p>
“所罗门实验!”</p>
所罗门实验,是实验心理学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它是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运用的一种实验方法。</p>
这是一种理论上堪称完美的实验方案,也是理论上最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法。</p>
所罗门实验,也叫做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重叠实验设计。</p>
它的典型特征是实验中有四个分组,其中两个是控制组、两个是实验组,四组之中有前测组、有后测组。</p>
所罗门实验的优点: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实验方案。</p>
缺点是,概念难以理解,实验复杂,操作困难。</p>
周叶生在黑板上画出实验图,讲解了大概20分钟,但是,学生们依然是一头雾水。</p>
“同学们,你们无法理解这个所罗门实验,是正常的,因为这个概念确实复杂难懂。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实验设计,给我们的启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简单的来说,就是相互对照,那么相互对照,正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一个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