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个绵羊小镇,人口稀少,过了晚上6点,所有路灯都会关闭。而且,在冬天,天黑得早,5点半不到,天就黑了。小镇上,6点之后,街道上是漆黑一片,我是刚好借着月光,看到嫌疑人刘晓光的模样。”</p>
“你是如何确认案发时间的?”</p>
“刘晓光逃跑以后,我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时间刚好是7点10分,那一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四。”</p>
“街道上,只有你一个人吗?”</p>
“对,就我一个人,1月份的天气,咱们北方地区,正是寒冬腊月,外面太冷了,没人愿意出门。我是因为抽烟,才出门的。”</p>
张火的口供记录完毕,警局开始提审刘晓光。</p>
刘晓光一年前开办了一家羊毛加工厂,不过,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p>
之后,他买来一辆摩托车拉人,平日里早出晚归,骑着摩托车往返市区和小镇,载一个人收费10元。</p>
刘晓光比较激动:“警官,你们抓错人了,我只是从十字路口经过,我没有故意伤人!”</p>
周叶生问到:“为什么在你的车轮上,发现了项龙的血迹?这个你怎么解释?”</p>
“可能……可能就是碰巧,车轮沾染到了血迹……就是凑巧了。”</p>
警员在绵羊小镇走访调查,小镇上人口稀少,街道上也没有监控。</p>
1月19日夜晚,7点左右,街道上没有其他目击证人,只有面包店老板张火看到了嫌疑人,他是唯一的目击证人。</p>
案发现场,水泥路面,提取不到脚印,但是,摩托车的橡胶轮胎表面,发现了血迹。</p>
在社会关系的调查中,刘晓光、项龙、张火,三人之间,彼此并不熟悉。</p>
项龙是装修公司的老板,承包着很多工程,他是当地首富。而此时的刘晓光因为欠下外债,刚好缺钱,初步判断,蓄意伤人的原因,是为了抢夺钱财。</p>
物证和人证,都可以证明,刘晓光就是那个罪犯,可是,他拒不认罪。</p>
案情介绍到这里,周叶生希望学生们找到破案的突破口。</p>
教室里的学生们,安安静静地坐在凳子上,都在思考。</p>
周叶生强调了一遍:“同学们,细节、细节……你们以后都会成为犯罪心理学专家或者刑侦专家,一定要注意到细节。”</p>
细节不仅仅决定成败,细节更决定了事情的真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