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多贤才,听说有不少隐士,回头你见到伯阳,务必转告他要好好招揽此地人才!”我托付道。</p>
“末将知晓了!”韩当回答道。</p>
“嗯,去吧!渡江去吧!”我下令道。</p>
“喏!”</p>
随即,韩当转身离去,一路小跑着前去指挥大军渡江。</p>
片刻之后,一万五千大军便行动起来,孙河所部在前,韩当所部在中,潘璋所部在后。</p>
樊城这边原本只有一座临时渡口,后来孙贲得了我的命令南下襄阳赴任,便命令霍峻所部在这里建了一座永久性渡口。</p>
自曹孙结盟后,二州的粮草需要运往新野与曹军进行交接,樊城这里便成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站。</p>
来自各州郡的粮草,都需要通过樊城的渡口往北运输,最后汇集到新野。</p>
新野那边,文武双全的邓芝便是我委任的粮草官,负责与曹军作粮草交接一事。</p>
新野往南,是之前大军驻扎的所在地,如今依旧驻扎着一万白袍军。</p>
白袍军所在的位置,乃是运粮队继续北上的必经之路,有白袍军驻扎在那里也能保障运粮队的安全。</p>
樊城这边也有霍峻所部在,霍峻既是守将,又是县令。</p>
一江之隔的襄阳,便是从北到南这一大片土地的治所,如今由孙贲在担任太守。</p>
整个荆州北部,襄阳、南郡、安陆呈品字形分布,襄阳郡便是与曹操治下接壤的边郡。</p>
因此,按照双方的盟约规定,边境不能驻扎有超过两万的军队。</p>
于是,我便将新的荆北军团驻地设在了襄阳附近,有汉水相隔,也不至于让曹军感到敏感。</p>
这会功夫,韩当、孙河、潘璋三将已经开始指挥部众搭建浮桥,并准备渡江。</p>
好在搭建浮桥的材料多是现成的,在樊城早有准备,因此一万五千人的速度十分地迅速。</p>
我骑在马上,在远远地观望着,心里却在对未来展开了规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