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人并不擅长攻城,尤其是面对有名将镇守的坚城,他们不但缺乏攻城器械,甚至攻城需要哪些战术他们也不得要领。</p>
然而,西昌的地形其实是有利于山越人的,因为它两侧靠山。侯景在发现这一特点之后,也先后两次通过山路直接进入了西昌城内,在第二次更是全军入城!</p>
山越人在入城之后,也将他们的人数优势,单兵作战能力强的特点,全都发挥到了极致。</p>
山越人在城中巷战后,也确实一度占据了上风,差一点就赢得了胜利。</p>
但是侯景在西昌城内遭遇了军民的拼死反抗,并且守军一直坚持到了援军抵达,甚至期间还有张紘、是仪组织了城内百姓,向山越人发动了反击。</p>
最终,侯景大军在西昌覆灭,侯景本人更是魂断西昌,沦为了笑柄。</p>
这一战,侯景本来是可以赢的,要怪就怪他运气差了点。</p>
但凡没有张紘、陶侃、吕范三人间接的帮助,或者说少一人间接的帮助,侯景都赢了。</p>
西昌之战的胜利,是我方军民、各郡文武官员之间齐心协力的结果,而张紘、陶侃、吕范三人间接的帮助,也使得陈武脱颖而出,作为一个代言人,直接一战封神!</p>
“庐江上甲”在这一战中自损不到五百,歼敌却超过一万!</p>
听着战绩可能没感觉,但要说到双方的人数对比,那就很夸张了!</p>
五千“庐江上甲”大破五万山越!</p>
陈武率军打败了十倍于己的敌人,双方战损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二十,甚至更大。</p>
最终,山越人除了少数人逃脱外,直接全军覆没在了西昌城内。</p>
另一方面,侯景也是疯狂,前期在攻城中用大批的山越百姓充当炮灰,清理城池前的障碍,消耗守军的箭矢。</p>
侯景这种不得人心的做法,也直接造成了十数万山越百姓的死亡。</p>
而侯景这么做,所引发的后果也只会有两种。一种是速败,第二种是在成功后速亡。</p>
因为侯景不知道民心的重要性,更何况山越人与江东百姓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恩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