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公路与土地(2 / 3)

重生西班牙 作家ThS4wN 1145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英国在18世纪初通过的《公路法案》规定可以缴纳现金代替义务修筑公路,有钱商人明白道路的巨大潜力,“收费公路”的概念就出现了。不过这个方法在欧洲大陆得不到普遍实施,因为欧洲大陆处于封建制度下,农民都是要服国家劳役。各国君主能少花钱就少花,喜欢使用那些免偿劳动力。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法国道路是欧洲最好的?那就是法国服劳役的人口十分充足。</p>

西班牙也喜欢使用那些劳役人口,只不过逃劳役的人口比起普奥都要严重得多,那是因为西班牙庞大的海外殖民地给他们提供避难所,加上前半个世纪因为战争导致本土经济疲软,劳动力十分不足。在卡洛斯三世遇到七年战争失败,希望提高本国经济实力。百科全书派就提出废除劳役制度,以雇佣的形式来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希望引入民间资本增益,这些方案都得到了实践。在马德里通往瓜达拉玛山口的一段道路就是英式的收费道路,后续也是陆续铺开,只是碰到一个问题。</p>

“今年已经有115条收费公路已经得到国家路桥局的批准,不过大多都是接近的中小城市之间和城市链接周围村镇的道路,真正的主干道还是落在政府的肩膀上,这对于政府来说压力很大。”阿方索指出收费公路的一个缺陷。</p>

然而这个缺陷偏偏是西班牙人为造成的,难道西班牙不知道引入民间资本会轻松吗?</p>

不,他们都知道。但是谁叫西班牙多山,内陆经济相比沿海经济差,造成工期的困难和资本吸引力的降低。如果让那些商人投资公路,他们肯定都会想办法绕过内陆的城市,或者说他们会只修到港口经济辐射到的部分内陆城市。然而这样做,却不符合西班牙高层的政治和经济意图。</p>

自从西班牙王位战争后,马德里位居西班牙中部,成为全西班牙的政治中心,然而马德里缺乏作为一个大国首都普遍的条件,它不临海,也没有大河能运用航运进入海洋。王畿地区经济落后十分不符合作为君主中央集权的需要。考虑到王畿所在的卡斯蒂利亚地区的经济问题,这才有国家自己下场的公路刺激计划,发展以首都为核心的内陆经济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