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席国务大臣的考尼茨亲王也开始积极行动,他并没有先去找普鲁士,因为他知道普鲁士抱着德意志争霸的想法,会想尽办法寻找削弱奥地利方法的途径。尤其是当下,波兰议会那些亲奥议员透露波立改革派与普鲁士正在进行秘密接触准备缔结同盟。波立同意把但泽和托伦交给普鲁士,普鲁士则支持波立从奥地利手中夺回加利西亚;普鲁士承诺若波立受到沙俄入侵,将出面进行调解,若调解失败将予以军事援助。</p>
所以在正式谈判前,奥地利必须斩掉普鲁士的外援。因此考尼茨亲王公开宣布退出俄奥同盟,波斯尼亚和多瑙河前线进入停战状态,用这块敲门砖开启了和英国人的外交接触。</p>
当中欧正逢约瑟夫二世驾崩后的新形势,法国也在内部进入一个相对的稳定期,虽然地方暴力事件屡屡发生,但是从1789年冬之后,没有在发生巴黎起义,攻占巴士底狱和各省起义等重大事件,王室的妥协,保守贵族的流亡,国王和保王党的分裂,让制宪议会扫除封建势力扫清阻碍,从此制宪议会的权利至高无上。</p>
去年那些有益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制宪议会改善了旧的的社会形态,法国实行宗教宽容,不公平的税务豁免权也被取消,封建领地的消失,城镇垄断的行会也消失不见,很多法兰西人高度赞扬它为“1789不朽政策。”</p>
然而这些改革里,也有索科洛夫不认同的地方,那就是制宪议会太过理想主义想要贯彻《人权宣言》的所谓的“平等”,国家政府下放权利给地方,巴黎几乎独立于这个国家,古老的省份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行政区,其组织结构和中央政府一模一样,每一个行政区都有一个个小部门组成,并享有本该属于中央政府的权利。这将造成这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极度的弱化,造成权力错位。而国王所控制的国家政府逐渐沦为没有实权的执行机构,且国王的大臣们更是被排斥在议会之外。</p>
“法兰西分裂为数以千计的小型共和国,而巴黎是他们的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