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冯宝与贺兰敏之几乎同时出言反对,王福来脸色顿时“垮”了下来,苦笑道:“两位何必如此?”</p>
冯宝微笑地道:“有福同享,有难理应同当。”</p>
“对对,有难同当。”贺兰敏之很是没有节操的附和道。</p>
王福来心知自己拿眼前两人没辙,只能报以一声长叹“唉——”。</p>
身为宫中宦官第二号人物,王福来随军,在旁人眼里,明显是带有“督军”的色彩,然而谁又能知道,王大总管根本“搞不定”两位“水师都督”,更悲催的是,在冯宝一系列的“指示”下,他成功地成为“皇权象征”,时不时地去“广州刺史府衙”亮个相,为诸多事情铺平道路。</p>
“钱号广州分号”成立了,可是没本钱怎么办?冯宝请王福来出面,一起找到“刺史”李仁,提出以“整个广州地区”向朝廷缴纳的钱粮,折成铜钱,充当“钱号资本金”,由冯宝、王福来与贺兰敏之三人共同署名出具文书,派人送给谢岩,这笔钱财,最终将由“卫岗钱号”支付给朝廷。</p>
只不过冯宝他们都明白,朝廷修路,还欠着“钱号贷款”,所以,实际上最后这笔钱怎么算,那还不知道呢。不过那是后话,他们也管不着。</p>
解决了“钱号”的问题以后,“造船作坊”就更有钱了,在苏汉雄的运作下,整个“铁家村”村民几乎全部进入作坊,而订购的原材料,更是源源不断的运进作坊内。光是解决人和原料那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验算谢岩提供的“宝船”资料,是否正确合理。</p>
苏汉雄不愧是出自“造船世家”,在拿到资料,经历短暂“极度震惊”以后,立刻与两名“学堂高级班”学子进行分工合作,一方面进行各种验算,一方面先制作一个模型,以行验证。历时约二十日,在诸多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大唐宝船模型”制作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