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不好说?”苏定方再问。</p>
“禀大将军,战事的实际结果如何,取决于敌军兵力、战力以及自身的作战能力,还有兵力多寡等因素,许某不敢妄言。”</p>
“许恢先生,假设敌军兵力两万,以乡里的队伍为主,需要多少兵力和时间?”冯宝问出最重要的部分。</p>
“那就有所不同了,以乡里队伍出征,当可换一种战法。”许恢不等旁人询问,继续详细说下去:“乡里的队伍一直按照谢县子‘武器装备精良化、标准化和尽可能消灭敌人于进攻途中’的要求在做,所以非常依赖后勤保障,因此,此番行动可分为两个部分,以一千会骑马的‘辅兵’,携带两千匹战马按原定线路绕道而行;统兵将领率一千骑兵和‘施工队’带上营中那些平板马车,携带所有作战物资,趁夜色取直道潜行,两路大军最后抵达目的区域时,应当时候是差不多的,在探查敌军位置的时间里,全军可以休息,之后,骑兵上马出战,‘施工队’和‘辅兵’开始构筑‘野战工事’,骑兵取胜倒也罢了,如遇强敌,或自身物资消耗过大,可退至‘野战工事’当中补充军需或者据守待援,此为攻守兼备之战法。”</p>
许恢一席话,令中军大帐里面的大唐将领们都听得是既有些清楚,又有些迷糊,更要命的是,不清楚的地方,还不知道应该怎么问。</p>
苏定方倒底是全军主帅,不仅见多识广,且理解能力高人一等,他从冯宝的问话和许恢的回答当中听出来一件事,那就是在敌军有两万的情况下,“卫岗乡”出来的军队,仅仅需要两千多人即可抵抗,哪怕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也可以据“野战工事”而守,且听口气,能守上不少时间,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此仗完全可以换一个方式进行了。一想到这里,苏定方不觉有些热血上涌的感觉了,二十多年都不曾有过,上一次出现,那还是突袭“东突厥颉利可汗”的时候出现过,难道说,这一次又可以取得二十多年前那般的大胜?</p>
苏定方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年纪增长之下,让他遇事冷静的太多太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