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根本就没来上朝,李绩通常也不会在类似问题上发话,剩下来的就只有“中书令”来济与“侍中”韩瑗两个人了。</p>
不论皇帝是不是征询,该说话的时候,总归还是要说的。</p>
“陛下,臣以为此事仍需谨慎,不可操之过急。”</p>
“韩卿家所言何意啊?”李治问。</p>
“陛下,‘卫岗乡’虽小,却也是大唐国土,怎能任由地方官府肆意参与税制改动,故臣认为,即便需要有所改动,也应由‘户部’拿出章程才是。”</p>
谢岩听出来了,韩瑗的意思在于“程序”不对,即哪怕是真的有必要对税率税制进行改变,也应该是由“户部”主导,而不应该交给地方官府。</p>
谢岩很清楚,自己提出来的“新商税”一事,最大的破绽就在于此,那便是地方官府向朝廷索要权力,不仅不符合朝廷典章制度,且算是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p>
然而,“卫岗乡”发展的太快了,快到谢岩为了继续发展下去,不得不向朝廷索要一些权力,否则,乡里的问题聚集多了以后,更加难办。</p>
“韩侍中所言极是。”谢岩接着道:“按理来说,的确当由‘户部’主导,只不过吾想请问,‘户部’需要多久可以拿出章程呈报三省?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最终批复?是一年,或者两年?”</p>
“这……”韩瑗一时间还真回答不了。</p>
“陛下”谢岩接着对李治道:“乡里变化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若是拖得太久,一些小问题难免变成大问题。”后面的话不用多说,相信谁也都能明白其言下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