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当日,“卫岗乡”官衙中心那块空地上,又一次挤满了人,近一百个座位全部被官员和商贾占据,而问讯过来看热闹的百姓、胥吏等,那就只能一边旁观了。</p>
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数张长桌“一”字排开,每张桌子上覆盖着白布,而每张桌上皆放有物件,只是都有红布覆盖,让人看不出是什么。</p>
谢岩走上高台,先说了一番“欢迎大家光临”之类的客套话,而后道:“‘卫岗乡’成立五年以来,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其中,最有代表力的是一些新鲜事物的出现。今日,乡里向大家集中展示一些目前还不为人知的新东西。”</p>
谢岩简单的开场白说完之后,他走到第一张桌子前,掀开红布,从上面拿起一物,展开后走到台前,双手拎着,让人一眼认出,那是施工队的“工装”。</p>
正当所有人疑惑之际,谢岩大声说道:“诸位,此衣服想来都认识吧,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为何第一件新东西是它?那是有原因的,我可以告诉诸位,这件衣服,施工队付出的价钱是六十文,一年按十万件算,总共约在六千贯,施工队上下,连带做饭洗衣的妇人,总数大概一万两千多,基本上,每个人每年可以分到八件衣服,且不说做衣服的工钱,单说布料,恐怕在市面上也要几百文吧,那么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施工队的家中妇人再也用不着自己做衣服了。或许有人会问,妇人不做衣服也没事可干,自己做不是更好吗?其实不然,妇人腾出时间以后,可以去‘制衣作坊’或者其他作坊做工,每天最少有两百文,多的人每天不少于四百文,已经接近了一位成年劳力的工钱,而这笔收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多么重要,那是不言而喻的事,至于会不会影响田地收成,那是另外一个方面的话题,我就不多说了,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乡里近几年,无论是否有天灾,总体来说,粮食收成都在年年增长,应该说是没有影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