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在长安(五)(2 / 3)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814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弘儿的礼物?”武媚诧异地说了一句。</p>

武媚很是聪慧,且先前注意到王伏胜的举动,因此,没多会儿,她便清楚了“奶瓶”使用方法,跟着笑道:“谢县男真是个怪人,妇人都想不到的事,他居然可以想的出来。”</p>

“确实啊!朕也是好奇的紧。”李治随即对王伏胜道:“去了一整天,说说吧,都聊了些什么啊?”</p>

王伏胜道:“启禀陛下,刚去的时候,谢县男并不在,奴婢在谢县男的书房里,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奴婢以为,似乎谢县男有以文明志之意。”</p>

“哦,是何文章,汝可记得?”</p>

“回陛下话,文章不长,奴婢能够记得。”王伏胜抬首回忆了一下,然后道:“文章没有名字,内容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p>

李治细细想了一下,而后道:“不愧为名士之后,道德高洁之辈,虽居陋室,亦不减风采,只是在朕看来,恐非谢卿家所作,然此并不重要。”说完,停顿了一下,对王伏胜又道:“继续说吧,还聊了些什么?”</p>

王伏胜道:“谢县男主要说了‘皇家学堂’和‘卫岗乡’现在的状况,以及以后的一些设想……”</p>

王伏胜记性很是不错,将谢岩和他说的内容,大致的说了出来……</p>

谢岩不知道自己说的这些内容对皇帝有何影响,但有多少算多少,起码让皇帝对于一些未知的事,提前有点印象。</p>

转眼到了十二月初一,又是“朔日朝参”之日。</p>

谢岩依旧称病未去上朝,但是他估计,自己的奏章,皇帝今日应该会有动作了。</p>

果然,散朝之后,李治将长孙无忌、李绩等几位重臣召至“两仪殿”,先是对于户部明年的预算做了一番商讨,最后,拿出谢岩的奏章道:“关于‘卫岗乡’请求增加官员和调派‘潼关’驻军维持地方秩序一事,不知众位卿家有何看法?”</p>

各位大臣们全都默不作声,谁也没有率先发话的意思。</p>

“阿舅如何看呢?”李治只能点名问道。</p>

长孙无忌道:“陛下,老臣以为,倘若‘卫岗乡’情况确系谢县男奏章所言,增加官员当属应有之意,至于以驻军维持地方秩序一事,老臣觉得,虽可行,却需要做些安排,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p>

“阿舅所指为何?”李治又问。</p>

“陛下,老臣已多年不曾参与军中事务,仅仅是防患于未然,具体会是什么,还真不是很清楚。”长孙无忌并不想在这件事上表态,故而推脱地说了一番话。</p>

李治转而看向“英国公”李绩,问道:“李老卿家当如何看待此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