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引弓门客回家乡,玉石山料藏地道(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943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一千二百斤西域金币为挖地道搭支架等费用。</p>

羌奴永世不能离开韩家的领地,孩娃成年后,妻可选择来西镇住,或留在发羌,一旦留在西镇就不能再离开。</p>

本地道完工后,羌奴留在西镇做种植。</p>

将十名羌奴的住屋围起来,地道入口就在围中开挖。深夜将挖出的土装船沿西镇中的水渠运往赐支河曲岸边。</p>

地道建成后,由另外一批人用泥土和水做成方土坯,风干。</p>

玉石山料和黄金分藏于其中。再由十名羌奴将方土坯运进地道尽头的南山底下。</p>

最后,再用两年的时间,将赐支河曲岸边的土再运回来,回填地道。</p>

若干年后,如果天下太平了,韩家要启用这批宝藏,仍需要二年挖开地道。</p>

要想从南山顶上向下挖通地道十分困难,很难确定方位。</p>

地道在挖掘过程中会故意拐几次弯。唯有看着羊皮地图才能找到藏宝处。</p>

带领羌奴挖地道的韩家人选一位丧妻无儿无女的老者,看护羌奴的卫卒也选择老者,只在围外居住,不得入围中。</p>

待老者过世,地道的秘密就只有韩遂和韩兆知晓了。</p>

挖、填地道的四年中,如有其它知情者,将会被供养起来。</p>

闲着没事,韩遂在探部送来的信报堆里捡了长安朝廷方面和荆州方面的信报阅览:</p>

冬十月,李傕举博士李儒为侍中,帝诏曰:“李儒前为弘农王郎中令,迫杀吾兄,诚宜加罪。”</p>

李傕回辞曰:“董卓所为,非李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p>

李儒谋不到官职,突然消失,不知所踪。</p>

十月里,荆州刺史刘表遣使向朝廷献贡品。</p>

李傕派刚从廷尉正转黄门侍郎的钟繇去荆州拜荆州刺史刘表为荆州牧,封成武侯,仪同三公。允许刘表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拥有开府辟召掾属的权力。</p>

成武侯食邑在兖州济阴郡成武县(城武县)。济阴太守有二人,董卓表任的吴资,和袁绍表任的袁叙。成武县在吴资手中。</p>

对于李儒的失踪,韩遂颇为好奇,命韩桥多方留意此人的行踪。</p>

接近年底,联军各郡县有关官吏汇集到允吾镇西将军府做本年底的对账:</p>

收入:</p>

上年底,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零。</p>

征调仍按征粮不征钱。</p>

从临羌县韩家,金城郡十县,汉阳郡渭水北部七县,汉阳郡渭水南部二县和渭水东岸的獂道县,陇西郡中部五县,汉安郡汧县、隃麋县,安定郡高平县的望族共征调一百七十五万石粟米。允吾县、狄道县、冀县比其它县多贡献一倍。</p>

不种粟米的望族需到市场去买粟米缴征调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