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高燕携子入蜀郡,韩家试论耕于阗(3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887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其实,桑蚕早已传到西域大宛以西诸国,丝绸品等尚不高,贵族仍喜用大汉原产的丝绸。</p>

农忙时节,于阗国可雇劳力约五千人,但于阗国人都热衷于到白玉水、墨玉水的河床里捞玉石籽料,雇佣劳力要出高价。</p>

尉迟山习提出一个建议,于阗国南部的南山以南的大、小羊同羌常年到于阗国抢掠,其原由如同漠北鲜卑每年冬都入侵大汉一样,冬季闲着不如出来抢一把就走。</p>

如果韩家出面买下于阗国南部的一百万亩荒地和更多的土地,雇羊同羌劳力种桑养蚕织布,分给羊同羌好处。</p>

羊同羌的劳力都有活干,又有收入,就没必要冒性命来寇犯于阗国了。</p>

韩家所购荒地恰隔开了于阗国与羊同羌,或许可一举永久平息羊同羌和于阗国的战事。</p>

织出的丝绸卖给于阗国,于阗国派商队运送丝绸去西域的大宛、安息等国出售,赚回的西域金币拿出一部分支付韩家再购丝绸。这样,于阗国、韩家、羊同羌都受益。</p>

征得韩宛等同意后,尉迟山习派使臣去约大小羊同羌王派管家来谈判。</p>

经几轮商谈,大小羊同羌王管家均同意了以每十个劳力一年支付二百三十四石粟米,并同意最多迁六万男劳力和六万女劳力,共六万户,长期住在于阗国。生娃就换人。</p>

姚虎表示,能否在于阗国织出蜀锦尚不能肯定,要等姚家族人去于阗后再试。但于阗国肯定可以织出一等丝绸。</p>

韩遂听完颇为兴奋,又问:“纡弥国和于阗国的玉石山料就不用运到金城或洛阳贸易了?玉石山料如何算账?韩家与西域诸国的丝绸贸易怎么办?”</p>

众人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韩理徐徐道:“听文约说过,大小羊同羌出动的兵力最多合计六万,以男女计,当有十二万人做为可雇佣的劳力上限来计算。</p>

六万男劳力耕种最多可耕三百一十万亩农田。二万男劳力耕种一百万亩种粟米,九十三万六千亩地产的粟米支付雇佣费,余六万四千亩粟米可供韩家派驻当地人士和其它雇工一万零六百六十六人一年的口粮。</p>

四万男劳力负责种桑树田二百一十万亩种桑树、摘桑叶、养蚕、抽丝等。</p>

六万女劳力专注织布,可织出七十万匹一等丝绸,按洛阳价值二十八亿钱,还可以更高的价售给于阗国,先暂按洛阳价计,多出的钱归入杂支。</p>

目前韩家玉石收入和入库价值约二十八亿钱。丝绸原产地采购丝绸价为二千一百钱一匹丝绸。</p>

购买玉石的支出为二万匹蜀锦,约为二亿四千万钱,折成丝绸为十一万四千二百八十五匹丝绸。</p>

韩家在洛阳与唐肥和西域诸国的贸易总量为六万七千七百零四匹丝绸。</p>

韩家每年去西域贸易一万二千匹丝绸。</p>

从七十万匹丝绸中扣去这三笔丝绸,韩家一年净赚五十万六千零一十一匹丝绸,在洛阳,价值近二十亿二千二百万钱。</p>

加上韩家玉石的收入和入库价值二十八亿钱。韩家一年净赚四十八亿二千二百万钱之巨。”</p>

众人异常兴奋,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