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做明星太浪费了(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是有那么一回事。那,那就麻烦杨导捎我一程,我去付导那边看看。”</p>

杨一鸣大感意外:“还真的是啊?”</p>

他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许易。</p>

许易真正进入杨一鸣的视线,应该是从总台的中秋晚会开始。那个时候,许易演唱了一首原创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当时杨一鸣对许易的定位是:歌手。</p>

哪知道,自从这首歌之后,许易就没有唱过其他歌了。</p>

期间他接拍广告也好,去拍跨境综艺也好,杨一鸣都没怎么关注。</p>

直到年前的新人打榜季,许易再一次横空出世,一个人主导了整个榜单。</p>

这样一来,把许易归为乐坛的人,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了。</p>

但现在居然连总台的纪录片导演,也需要这个年轻人做顾问,指导一档纪录片的拍摄。这不是咄咄怪事吗?</p>

许易没有否认,但也谦虚的回道:</p>

“我就是跟着去学习学习。”</p>

“趁着年轻,多方面学习点东西,总不算坏事。”</p>

蹭着杨一鸣的车,直驳总台。</p>

此时才下午五点多的样子,距离晚饭还有点时间。纪录片频道是总台第九频道,经常会推出一些科普类的纪录片,或者是引进一些国外的优质纪录片,进行播放。</p>

不过热度都不怎么高。</p>

大众流行市场,爱看这个的人毕竟是少数。</p>

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看偶像剧、追综艺节目。</p>

许易是第一见付友荣,同样的,付友荣也是第一次见许易。</p>

“你就是许老师吧?哎哟,这么年轻啊!”付友荣很客气,“王馆长和我说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个和我一样的半拉老头子。我当时就想,这个半拉老头子,怎么会有这么天马行空的想法。现在看到你,我就明白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想法多啊!”</p>

许易被付友荣热情的握着手,有些尴尬道:</p>

“付导抬爱了。”</p>

“其实我就是给王馆长出了个主意,他非让我做什么顾问。我之前也和王馆长说过,我对纪录片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的。”</p>

“没关系没关系。”</p>

付友荣完全不在乎这个,“术业有专攻。拍纪录片的手法,我懂。你这个主意,就很了不得,一下子打开了我们整个项目组的思路。”</p>

“许老师,来。”</p>

“你过来我和你仔细说说我们改过后的整个策划。”</p>

付友荣不愧是总台纪录片的头把交椅,用人用长,并没有因为许易不懂纪录片,就轻视许易。相反,他给与了许易极高的重视。</p>

之前整个项目组,苦思冥想两个月,出来的东西依旧循规蹈矩。</p>

原本付友荣也没有别的法子了,只能赶鸭子上架,准备立项了。</p>

哪知道前几天王馆长突然给自己电话,把许易的想法和盘托出,付友荣当时就觉得,这个思路有搞头。弄不好,还能出个爆款!</p>

纪录片频道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出过爆款?</p>

太久了!</p>

久到整个频道的工作人员,都已经放弃了这种念头。</p>

但是在这个项目上,付友荣看到了希望,所以他才想着把许易拉进来,深度参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p>

两人坐在桌前,付友荣口若悬河,讲述自己对《假如国宝会说话》的构思和整个片子的结构。整个项目组的人,全都站在两人身后。</p>

有人细细听着。</p>

也有人时不时打量一番许易。</p>

这人,就是霸榜了新人打榜季的屠子吗?</p>

真是没看出来,娱乐圈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位惊才绝艳的年轻人。会写歌也就罢了,居然对纪录片也有这种高人一等的点子,他的脑袋到底怎么长的?</p>

半个小时后。</p>

付友荣讲完,许易皱了皱眉,整个纪录片的构思其实已经很完整了。</p>

不过许易还是试着补充了几句:</p>

“付导,我觉得挺好的。”</p>

“就是有几个地方,可以稍微斟酌斟酌。比如文物说话,可以不用只是自言自语,如果场景设计在博物馆内,可以让文物们自己发生点故事……”</p>

许易这是把《假如国宝会说话》和《博物馆奇妙夜》进行了一些结合。</p>

半响后……</p>

付友荣震惊的看着许易,发出了诚恳的邀请:</p>

“许老师,要不你跳槽来我们总台吧!”</p>

“真的,你去娱乐圈做明星,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太浪费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