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金匮要略》第一章在命名上,确定在脏腑经络的辨证方法,是非常全面、实用的,目前临床中医的辨证方法诸多,唯独以脏腑经络辩证最为常用。</p>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过整篇《金匮要略》后,对杂病的辨证,一定要把握从整体出发,结合四诊的合参和八纲辨证,把具体的临床表现,都要落实到脏腑、经络上,确定病性、病位。</p>
注:</p>
杂病:杂病是一个病症名称,有两种解释。</p>
①泛指伤寒、温病以外的多种疾病(以内科病证为主)。注:上述提到的杂病以这种为主。</p>
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因经气厥逆所引起病证,各种心痛及喉痹、疟疾、膝痛、呃逆、大小便不通等。因论述范围广、病种多,故称之杂病。</p>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p>
八纲辨证:是根据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及正邪盛衰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