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姨见到我摇头,接着说道:“你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出马是为了和仙家修行,但你……你是来还恩的,你会活的很累,很辛苦。”
我一头雾水,“杨姨,这是从哪说起的啊?”
杨姨的表情变得不悲不喜,“小铭宇!你知道不,你上辈子是吃的是百家饭,受的是千家香。”
“百家饭?千家香?”我疑惑的问道。
“就是撞钟的。”
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原来我上辈子是个小和尚。
杨姨接着说道:“如果不出马,你没有那个本事,自然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过一辈子。可出了马,上辈子给过你施舍的那些人,都会回来找你还恩,哪怕是一顿饭都要还!”
“你又心善,又要强,见不得别人受苦,你说你能过得不累吗?”
我佯装乐观的说道:“没事儿的杨姨,有债我就慢慢还呗!十年不够就还二十年,反正咱出马的讲究的不就是积德行善嘛!”
我如此说,不光是想宽慰心疼我的杨姨,也是借此宽慰一下自己。
凡事贵在持之以恒,积德行善更是如此,想要从始至终不忘初心,谈何容易。
杨姨起身,从供桌底下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沓规规整整的纸,“这是我手抄的《大悲咒》,你回去之后没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
我双手接过手写的经文,跟她道了声谢,便把经文放进了包里。
“当师傅的还有些话要嘱咐你。”她接着说道,“你身上的责任太多、太重,所以无论啥时候,都别太委屈自己,更不要勉强自己一定要做到啥样啥样的,听到没?”
她的言外之意我懂,一个人背负的责任太多,为了履行责任本就辛苦,要是过度逼迫自己不求回报的去完成好每一个责任,很容易生出执念,慢慢地,或许会走上万劫不复的歪路。
刚立堂的时候,教主也反复叮嘱我,不要忘了本心,或许他也有和杨姨同样的担忧。
从杨姨那里出来,天已经放了晴。
在东北,冬天的时候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很难见到蓝天白云。所求之事心中已经有数,我这心情也跟天气一样,豁然开朗。
但人嘛,眼睛也只能望见那么大的一块儿天,在看不见的地方,你又怎会知道,那里没有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