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慈善事业之父(3 / 3)

英伦文豪 员在 3079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专科院校确实是鄙视链的最底层。</p>

但陆时并不担心,</p>

他说:“没关系的。卡耐基学校完全可以以工科专业为基础建校。现在是工业发展最狂野的时期,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大量诸如汽车制造的新专业出现。”</p>

卡耐基迟疑,</p>

“工、商、文、理,只有工科怎么行?”</p>

陆时道:“与你一起投资建校的不是还有另外一位合伙人吗?”</p>

卡耐基看怪物似的看着陆时,</p>

“你这也知道?”</p>

陆时当然是知道的,</p>

因为卡耐基技术学校后来改名为卡耐基梅隆大学,而“梅隆”就是另一位合伙人的姓氏。</p>

此人名叫安德鲁·梅隆,是美国著名的银行家,梅隆金融财团的老家长,并于1921年至1932年间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历三届政府而不倒。</p>

陆时说:“我觉得,你的学校应该不缺商科资源吧?”</p>

卡耐基有种被看透了的感觉,</p>

对于陆时,他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p>

沃德豪斯插话道:“建校这一块我熟,只要改学制为四年,然后以工科为基础,创建工业研究所,就可以从技术学校升格为大学了。但综合性大学,任重而道远。”</p>

“当然……”</p>

他微微停顿,目光瞄向陆时,</p>

“也不是一定没有捷径。”</p>

卡耐基愣了愣,蓦地想起眼前有一位在学术圈、教育圈很牛X的人物,目光变得热切。</p>

对此,陆时是乐见的,</p>

“正好我是哥伦比亚大学校董,在哈佛也能说上几句话,可以请教授充当讲师。但有两个前提,其一,奖学金比例要高;其二,保证华人学生的比例在10%以上。”</p>

卡耐基满口答应,</p>

“没问题!”</p>

他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甚至加码道:“陆教授,以后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我想以你的名字命名。或者,你更喜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p>

陆时摆摆手,</p>

“虚名,虚名而已。”</p>

卡耐基:“……”</p>

心里下定决心,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就以陆时的名字命名了。</p>

反正八字没一撇的事,</p>

如果,真能请来哈佛和哥大的教授,给对方一点儿“虚名”又如何?</p>

怎么想都不亏!</p>

他权衡一阵,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陆教授,我依然觉得单靠慈善并不稳妥。毕竟依赖心照不宣,而非明文律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又在那里摆着……”</p>

陆时惊讶,</p>

“美国不鼓励慈善的吗?”</p>

卡耐基苦笑,</p>

“唉……”</p>

他深深叹了口气,说:“鼓励当然是鼓励的,只不过……”</p>

欲言又止。</p>

陆时看他这样,更惊讶了,说:“没有明文法律?这不对啊……美国的税法,慈善组织或私人基金会不都能免税吗?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受刁难和非议。”</p>

卡耐基:???</p>

沃德豪斯:???</p>

两人都懵逼地看着陆时。</p>

过了几秒钟,卡耐基猛地一拍桌子,说:“对啊!还可以这样!”</p>

他一边思索着,一边在纸上写下几行文字:</p>

宗教组织;</p>

私人基金会;</p>

大学和其他教育组织;</p>

社会福利组织、公民联盟、社会俱乐部、劳工组织;</p>

……</p>

卡耐基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p>

他停下手中的笔,说道:“陆教授的想法果然天马行空。当下,美国的税法中只有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可以免除各种类型的税,如联邦所得税、销售税。但我想……”</p>

卡耐基扬了扬手里的清单,</p>

“这些主体应该也是可以免税的,善良的美国人不可能反对。将这些与免税关联,那样的话,愿意做慈善的大资本家会越来越多,这个世界也会越来越好,总统先生反垄断也不会太积极。”</p>

陆时愕然,</p>

难道说,现在的联邦税法里还没有慈善免税的说法?</p>

他想到卡耐基的称号,“美国慈善事业之父”,不由得直想抽自己嘴巴子,</p>

在卡耐基之前,可能还真没有系统性的慈善活动,</p>

自然也就没有免税。</p>

卡耐基起身,</p>

“陆教授,将来若真的成立私人基金会,我一定会为你加名。你会成为‘慈善事业之父’,美国人民……不,应该是世界人民!世界人民会感谢你在今天提出的伟大畅想。”</p>

陆时:“……”</p>

“等等,我没有……”</p>

话音未落就被对方打断,</p>

卡耐基说道:“陆教授不必谦虚。‘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这话不是你刚才说的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