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美国,就是大明!大明,就是美国!(2 / 3)

英伦文豪 员在 3117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出来的时候,他发现已经买到书的人都找了地方在读,有的甚至把衣服外套垫在屁股底下就坐在草坪上,</p>

他便也在墙边寻了个空位,倚着墙读。</p>

读书先看作者,</p>

当发现果然是那个大名鼎鼎的lu时,富兰克林便愈加专注。</p>

文章开头的序是钱宁教授所写,</p>

钱宁认为,陆时执笔作刀,选取公元1587为切入点,劈开明朝历史的一个断面,安排了六位主角粉墨登场,</p>

这一年看似平平无奇,却能窥探大明王朝乃至整个封建帝国衰亡的原因。</p>

而这种研究历史的方式,正是崭新的史学观。</p>

富兰克林不由好奇,开始阅读正文。</p>

“</p>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p>

”</p>

这个开头就有三个注释,</p>

年号、</p>

天干地支纪年法、</p>

生肖属相。</p>

但凡缺少耐心的人,读到这儿绝对会把书扔了。</p>

而哈佛的学生不是一般人,</p>

富兰克林很快读了进去,同时发现刚才那两拨学生争论的没错。</p>

比起其他史书,这本书过于浅白了。</p>

以《罗马史》这样的大部头为例,一个自然段可能有两千词,再多的,甚至能做到整整一页不分段,稍微走神就容易找不到刚才的位置,读下来必然头晕眼花,</p>

《无关紧要的1587年》就没有这种担心。</p>

富兰克林细细阅读,</p>

不知不觉,他感觉额头出了一层薄汗,下意识地抬起头,才发现已经到了中午,半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p>

“呼~”</p>

他长出一口气,又去食堂。</p>

没想到,戴文还在早上的地方坐着,面前是摊开的《哈佛杂志》,</p>

再远一点儿是没吃完的早餐,煎蛋软塌塌地糊在吐司上。</p>

富兰克林过去坐下,</p>

“喂!”</p>

戴文抖了抖,抬起头</p>

“吓死我了你!”</p>

富兰克林问:“你也在看啊?杂志是哪来的?”</p>

戴文回答:“托人买的。”</p>

富兰克林上下打量了对方一阵,说道:“你一个学化学的,竟然对历史也感兴趣?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p>

戴文说:“这本书不太一样。我在其中看到了其他文科书籍不具备的三个特点:逻辑、原理和效率。作者在尝试用这三个特点归纳、总结、分析历史。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近乎工科乃至理科的思维方式。”</p>

富兰克林诧异,</p>

“文科著作,工科思维?”</p>

戴文严肃地点点头,</p>

“而且,我能打包票,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对理工科的偏重,这种思维方式会越来越有市场,甚至可能成为将来文科研究的主流。”</p>

兼听则明,</p>

富兰克林没想到学化学的好友还真能说出一二三四五。</p>

他来了兴趣,</p>

“你读完第一章了?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p>

第一章是《万历皇帝》。</p>

戴文说:“其实,我对封建皇权不太感兴趣,我就是惊讶于中国培养皇帝的方法,感觉比我们这些大学生还累。”</p>

十岁的万历皇帝,在张居正的重压下被迫参加经筵授课,</p>

所谓经筵,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在文臣武将的簇拥下端坐御座上听讲课,</p>

主讲人是翰林院春坊、国子监祭酒等官员,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经史,左边的官员主要是讲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右边的官员,则是讲历史事件和史评,时间半天。</p>

戴文把自己代入进万历,不由得抖了抖,</p>

“这种学习方式,想想就头皮发麻。”</p>

富兰克林:“切~~”</p>

他吐槽:“你这个自由散漫的美国人。”</p>

两人哈哈大笑。</p>

戴文又说道:“不过,我觉得你应该对后面的章节更感兴趣。就明朝收不上来税的那部分,你往后翻。”</p>

一提收税,富兰克林可就来兴趣了。</p>

他按照指示往后翻,读到正文,</p>

“乡绅、地主?”</p>

戴文嘴角勾起一个弧度,说:“我怎么想到托拉斯了呢?”</p>

托拉斯,英文trust的音译,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p>

就比如美孚石油,非常典型的托拉斯。</p>

富兰克林说:“戴文,你若有所指哦~”</p>

戴文轻笑,</p>

“你往后看就能明白了。”</p>

富兰克林继续往后读,</p>

在书里介绍了乡绅、地主是怎么少交税的,</p>

这些人虽然富可敌国,但是交税的时候却一毛不拔,经常逃税,经常说先交一部分,然后用各种的理由拖欠一部分,立下字据第二年再交,</p>

结果,到了第二年自然是照葫芦画瓢。</p>

如此周而复始,拖欠的钱就成了天文数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