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陛下,你理智一点啊喂!(1 / 3)

英伦文豪 员在 2934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布莱雅路。</p>

夜色已然降临,房间中点起了昏黄的瓦斯灯。</p>

陆时正坐在桌后,拿着一把小锤子敲敲打打,捣鼓着什么。</p>

在旁边,夏目漱石吐槽:“陆,你还没放弃?我劝你还是放弃吧。吾辈这家伙已经要懒出天际了,没救了。”</p>

陆时没接茬,继续埋头工作。</p>

夏目漱石问道:“你在做的这玩意儿叫什么来着?逗……逗……”</p>

陆时说:“逗猫棒。”</p>

他其实已经尝试过三次了,但做出来的成品效果极差,</p>

准确地讲,是对吾辈的效果极差。</p>

之前,陆时做过对比实验,</p>

他以别人的猫做实验组,</p>

那些猫看到了逗猫棒,眼睛瞪得大大的像铜铃,跟着逗猫棒前端的兔毛爪扑嘴咬,活动量非常大;</p>

吾辈倒好,看陆时晃着逗猫棒就像看傻子。</p>

陆时不信邪,</p>

“我觉得是材质的原因。一般的羽毛、兔毛不行,还得是真皮毛材质。现在麻烦的是没有塑料……咳……总之,我需要找到好一点儿的材料做棒身,以提供足够弹性,使得前端能快速移动,吸引吾辈的注意。”</p>

夏目漱石:“……”</p>

已经懒得吐槽了。</p>

他拿起今天的镜报,第五遍阅读那篇《连载,真的不适合写长篇吗?》,</p>

文章写得是非常详细,教了不少真东西。</p>

夏目漱石左手按住报纸,右手按住《我是猫》的原稿,思索着还有没继续修改、完善的可能。</p>

他说:“陆,伱的文章说,写作中可以‘拼贴’?”</p>

陆时正全神贯注制作逗猫棒,没听清,</p>

“什么?”</p>

夏目漱石重复:</p>

“‘拼贴’!我说‘拼贴’!”</p>

陆时这次听清了,</p>

“哦,你说那个啊……拼贴写法的实验性和先锋性太强,考量作者的想象力和非线性的思考能力。”</p>

一听到“非线性”这种词,夏目漱石就头大,</p>

这种数学概念他最难理解了。</p>

陆时看他不懂,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故事剪碎了,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但主题还是统一的。这样非线性的方法好处在于不必过分在意情节的连贯。”</p>

这种方式适合连载,因为类似想到哪儿、写到哪儿。</p>

最好的例子就是.艾略特的长诗《荒原》,</p>

诗歌由五部分组成:</p>

死者葬仪、对弈、火的布道、水中死亡、雷霆的话。</p>

这五个部分很难说得上是在讲一个故事,更像是一组五个不同主题却隐隐有着联系的画被剪贴在了一起。</p>

夏目漱石盯着《我是猫》的原稿,陷入沉思。</p>

陆时说:“你啊,别多想了。”</p>

夏目漱石不解,</p>

“怎么了?”</p>

陆时摊手,</p>

“托翁在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先后改稿12次,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而你想要改稿,是因为看了我的文章,掌握了新的写作技法,因为这种事修改,不是本末倒置吗?”</p>

夏目漱石挠挠头,有点儿被说服了。</p>

陆时进一步道:“所以,还不如跟我一起做逗猫棒。”</p>

他挥挥手,</p>

“来,给我搭把手。”</p>

夏目漱石被彻底整无语了,走过去,按住陆时递过来的逗猫棒后端,</p>

陆时拿起锤子,小心翼翼地敲打,</p>

前端终于固定住了。</p>

随后,他拿起逗猫棒,在吾辈的面前晃悠。</p>

结果当然还是没有任何用处。</p>

吾辈看着人类迷惑行为,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一溜烟地钻到了床底下,滴溜溜的大眼睛看着陆时,仿佛在无声地说:“动一下算我输。”</p>

陆时吐槽:“大哥,你都快胖成猪了!”</p>

夏目漱石说:“我也觉得它越来越胖了,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这货再胖胖,就钻不到床底下了。”</p>

不愧是日本人,果然懂自我安慰。</p>

陆时将逗猫棒扔到一边。</p>

看他终于愿意放弃了,夏目漱石说:“总算能跟你聊一聊正事了。”</p>

他晃晃手中的《镜报》。</p>

陆时叹气,</p>

“其实,这篇文章我本来不准备发在《镜报》。因为它的内容太正式、太严肃了,和《镜报》的血统格格不入,但考虑到是反击……对了,也不知道《每日时报》今天卖得怎么样。”</p>

夏目漱石说道:“库珀先生推测说销量不会差。”</p>

陆时问:“他怎么说的?”</p>

夏目漱石回答:“因为市民们最喜欢看乐子,所以两报打架,不管谁对谁错,销量都不会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