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陆教授真是个慷慨的人(2 / 3)

英伦文豪 员在 3392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奥德纳不由得脸黑,低声道:“早知道这样就不让伦敦那边的人拍电报了。浪费这么多钱……”</p>

他肉疼得不行。</p>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了敲门声,</p>

办事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奥德纳先生,有你的电报,从伦敦来的。”</p>

奥德纳皱眉,嘀咕:“我只让他们关注《镜报》对《每日时报》的回击以及Lu署名的文章来着,为什么又有……唔……莫非,Lu发文章了?”</p>

威尔森说:“你忘了《每日时报》还有一篇文章了!?Luser的那篇!?”</p>

他走过去开门,留下一句:</p>

“别忘了,陆时是个睚眦必报的人!”</p>

咔哒——</p>

门被打开。</p>

办事员将一叠纸递过来,抱歉地说:“威尔森先生,电文太长,内容被切分成了多块,只能这样了。”</p>

威尔森摆摆手,</p>

“无妨,我们会整理。”</p>

办事员恭敬地行礼,随后离开。</p>

威尔森带着电文回到办公桌,和奥德纳一齐整理。</p>

很快,他的动作就停了下来下。</p>

奥德纳抬头,</p>

“卡尔,你可不能欺负我这个老同志,让我多干活。”</p>

威尔森当然没有这种无聊的小心思,他只是被电文吸引了注意力而已。</p>

他说:“老克拉斯,你看。”</p>

奥德纳凑过去,</p>

半分钟后,他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说道:“竟然在英国批评查尔斯·狄更斯,这……这是不想活了?”</p>

威尔森摇了摇头,</p>

“不,我不认为这是批评,反而像调侃。你仔细看看这一段文字,整体氛围诙谐幽默。”</p>

正如他所说,行文的风格确实轻松:</p>

——</p>

查尔斯·狄更斯,著有《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雾都孤儿》、《伟大前程》等作品,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p>

但不能否认,他的文字繁杂冗长,</p>

尤其是《远大前程》,尽管文笔很好,却让人昏昏欲睡。</p>

因为他不会写作吗?</p>

当然不是!</p>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p>

稿!费!</p>

狄更斯按连载的章数收稿费,所以,为了填满每次连载所需的长度,必须水字数。</p>

——</p>

威尔森想到了Luser的那篇文章——</p>

《到底是不是所有都适合连载?关于<魔戒>的一些深刻的思考》。</p>

他说:“这是在讲连载的坏处啊。”</p>

奥德纳不解,</p>

“为什么我没觉得狄更斯先生的文字繁杂冗长?”</p>

威尔森反问道:“老克拉斯,你得考虑到你的年纪。你读《远大前程》的时候,是读的单行本还是连载?”</p>

奥德纳有点儿懂了,</p>

“我读的连载。你的意思是说,连载可以让人酝酿阅读的热情。”</p>

威尔森继续道:“你还得考虑你的学历。作为乌普萨拉大学的高材生,诘屈聱牙的文字对你来说并不多难理解,反而是种挑战;再加上你的母语并非英语,语种的壁垒自然让你对繁冗的英文写作更有忍耐力。”</p>

奥德纳被完全说服了。</p>

他看向电文,</p>

“所以,陆时也认为连载存在弊端?”</p>

威尔森摇了摇头,</p>

“这不好说。陆时那个人,总能整出些新花样。我们还是整理好了再判断吧。”</p>

……</p>

剑桥,</p>

国王学院。</p>

校监斯宾塞·卡文迪许手捧着今天的《镜报》,如获珍宝。</p>

这份报纸得来不易。</p>

因为《镜报》的印刷量有限,导致报馆首先供应伦敦,而远在剑桥的剑桥大学自然无法购得。</p>

这件事让剑桥的学生们直接就闹翻了天,甚至罢课。</p>

卡文迪许无奈,</p>

作为保守党的中坚力量,他亲自去求了自由党的沃德豪斯,</p>

当然,不是以保守党大佬的身份去的,而是以剑桥大学校监的身份去的,</p>

劝说的理由则是:“穷啥不能穷教育!报纸发行,怎么可以不卖给各地的高校呢?”</p>

沃德豪斯果然没办法拒绝,</p>

《镜报》遂走入了英国各地高校,</p>

从牛津大学到剑桥大学、</p>

从布里斯托大学到谢菲尔德大学、</p>

从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到圣安德鲁斯大学、</p>

……</p>

无论是古典大学还是红砖大学,每校每天都能购得200份《镜报》。</p>

可即便如此,还是不够学生们抢的,</p>

卡文迪许没办法,将报纸全部存入各学院图书馆,让学生们以借阅的方式读报。</p>

谁曾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p>

学生们借走报纸之后当场就决定不还了,缴纳报纸原价十倍的罚金。</p>

卡文迪许没辙,改了图书馆处罚金的模式,按照天数缴纳,每借一天不还,就要上交报纸原价十倍的罚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