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太阴真人(2 / 3)

英伦文豪 员在 3380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托尔斯泰也在旁边好奇地看。</p>

没多久,茶香在屋内溢散,</p>

他喝了一口,随后道:“清澈微苦,但很快就有甘甜返涌,回味无穷。”</p>

说着,看向陆时,</p>

“这是中国茶?”</p>

陆时点了点头,</p>

“这是最顶级的龙井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如果按照欧洲调味的泡法,反而不好喝。”</p>

托尔斯泰又喝了一口,细细品味茶水。</p>

良久,</p>

“呼~”</p>

他长出一口气,</p>

长久的舟车劳苦好像都被驱散了。</p>

陆时说:“托翁这一路赶来,应该很辛苦吧?”</p>

托尔斯泰听出了他的意有所指,微笑道:“出境的时候确实麻烦,因为我的一些作品,导致自己在沙皇那里……算了,不提也罢。”</p>

陆时问道:“是《复活》吗?”</p>

托尔斯泰诧异,</p>

“你竟然知道《复活》?”</p>

旁边的萧伯纳立即接过话茬,说道:“陆何止知道《复活》,他还知道《复活》冒犯了沙皇,你不得不进行了大量删减,甚至要自掏腰包,才让出版。”</p>

托尔斯泰对陆时的观感变得极佳。</p>

陆时厚着脸皮说:“托翁,如果不了解你,我又怎么会说你是最适合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呢?”</p>

托尔斯泰摆手,</p>

“其实,瑞典文学院的批评并不算错。当下的我,已经没有初创作时的锐气。”</p>

陆时张嘴,想要反驳,</p>

托尔斯泰却抬手打断道:“比起你这样有闯劲、有勇气的年轻人,我远远不如啊。”</p>

这话说得就离谱了。</p>

就算是电工大刘本人坐在托翁面前,也不敢托大地受如此褒奖,</p>

何况陆时只能算是搬运工。</p>

他赶紧道:“托翁,《乡村教师》再好,也不可能比您的作品写得好啊!”</p>

托尔斯泰轻笑,</p>

“谁说我觉得你写得比我好了?”</p>

陆时:“啊这……”</p>

终究错付了。</p>

托尔斯泰拍拍他的肩,说:“《战争与和平》,一本书有将近六百个人物,完成了一场宏大的叙事,高高举起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说是‘时代的史诗’都不为过。”</p>

这才是真正的凡尔赛,</p>

赤果果的自夸,却用淡定的、陈述的语气,</p>

偏偏在坐的所有人都无法反驳。</p>

托尔斯泰说:“我之所以说自己远远不如陆教授,并不是写作的能力,而是写作的选题。”</p>

一旁的凡尔纳插话:“科幻?”</p>

托尔斯泰摇摇头,</p>

“不是一般的科幻啊……凡尔纳先生,你写的那些畅销的作品,大部分是科幻与冒险相结合,人们阅读,终究是图一乐。而《迎着三色旗》这种作品,却卖不出多少本。”</p>

凡尔纳无奈地摊手,</p>

“没办法,那种书读者不喜欢。”</p>

如果文艺作品过于主旋律,就会导致说教意味浓厚,</p>

这能卖得出去才怪了。</p>

毕竟,大部分人是为了消遣,如果要接受教育,干嘛不研读《法国民法典》?</p>

托尔斯泰指指陆时,</p>

“但陆教授就做到了我们都做不到的事情——寓教于乐。”</p>

众人沉默。</p>

陆时不由得挠挠头。</p>

时势造英雄,放到现代,《乡村教师》当然能打动人,但打动的并不多,</p>

因为伴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纵使有各种贫困的愚昧和落后、各种让人喘不过气的绝望,很多阴霾还是已经一扫而空。</p>

可20世纪初就不同了,</p>

大争之世,所有人的思想都伴随着各种思潮发生巨变,人们更容易受到文艺作品鼓舞。</p>

托尔斯泰好奇道:“陆教授的创作手法很神奇,很多内容似乎是不带一丝感情写出来的,却能让人不免泪流满面。这种写法是中国独有的吗?”</p>

陆时解释道:“白描,不加烘托、不加渲染。”</p>

这种表现方法在汉语很常见,</p>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就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p>

而外文名著却绝大部分以生动描写见长。</p>

托尔斯泰点头,</p>

“这种作品能够如此畅销,实在是太少见了。除了书店,我在路上还看到了很多报童也在卖这本书。45法郎一本的短篇单行本,却卖得出奇得好。”</p>

说到这儿,托尔斯泰似乎想起了什么,问众人:“都这么晚了,我看街上还有很多报童在售卖《乡村教师》,他们不怕书砸手里吗?”</p>

这个问题陆时刚才问过。</p>

凡尔纳又解释一遍,随后道:“书报卖得好,说不定有上学的机会。”</p>

在1900年巴黎世博会,为了展现国力,法国政府在提高民生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p>

降低通讯、交通费用;</p>

降低少儿学费;</p>

以强制手段控制面粉价格;</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