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陆时:???(2 / 3)

英伦文豪 员在 1456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压力骤临,</p>

空气中仿佛满是粘稠的沥青,让人呼吸困难。</p>

能看到两位教授的论战,下面的学生们既紧张又兴奋。</p>

陆时说:“各位,你们可知道中国有一个朝代——明朝?我在文章中提到过的。”</p>

尼科利奇说:“您还讲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他的决定,导致郑和下西洋昙花一现,明朝没能大规模开展海上贸易并殖民东南亚。”</p>

陆时大点其头,</p>

“对!那么我现在问一个问题:如果朱元璋不是一个极端保守的自耕农主义者,而是一个倾向于海洋贸易的统治者呢?”</p>

这话把所有人问住了。</p>

陆时又说:“你们不了解明朝的话,没关系,我换一个你们熟悉的……嗯……加洛林王朝,假如当初加洛林王朝没有分裂而是延续了下去,欧洲会不会出现统一?”</p>

加洛林王朝是8世纪~10世纪统治法兰克王国的封建王朝,由其家族惯用名字加洛林而得名,</p>

王朝最终走向解体,是因为皇帝的病逝。</p>

渐渐地,有人明白陆时想表达什么了。</p>

如果人类的历史是一条曲线,那么,地理和生态就是这条曲线的标尺,</p>

但曲线并不光滑,反而存在着一个个突兀的点,这些点就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它们亦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

所以不能只看标尺对曲线的影响,却看不到曲线本身的复杂性。</p>

陆时说道:“讨论人类文明发展这件事本身没什么,但绝对不能轻易盖棺定论。凭什么现在就开始讨论‘欧洲文明为何优越于其他文明’这种命题?要我说,一百五十年后,中国还有可能统合亚欧大陆并主导世界呢~”</p>

历史是一场文明之间的长跑,</p>

短期爆发固然吸引眼球,但最后谁能占据魁首尚未可知。</p>

可是,中国……</p>

想到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家会制霸亚欧大陆,学生们都不相信。</p>

陆时倒也不准备说服他们,继续道:“所以,你们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p>

学生们一同点头,</p>

可问题在于,明白是明白了,人也被陆时整糊涂了。</p>

在《曼彻斯特卫报》上刊登的一篇篇宏文明明是陆时所著,他甚至因为那些文章获得了“新史学奠基人”的称号,</p>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反驳自己?</p>

广场上诡异的安静,</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