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篇文章意外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p>
主标题是《卡哈马卡的冲突》</p>
副标题是《为什么印加帝国没能战胜西班牙,反而被西班牙征服》</p>
萧伯纳喃喃自语:“真是一个会引起争议的副标题……哼哼……作者似乎在暗示什么。”</p>
他怀着好奇心继续往后读。</p>
结果,那篇大块头的文章只是抛出了问题,并高屋建瓴地笼统回答,没有详细地进行剖析,</p>
文章显然还有后续,只是受限于篇幅,没法写出来。</p>
但无论如何,作者笔锋老辣、分析有理有据,无疑是一个对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生物都有研究的跨学科学者,</p>
单看这篇文章的水平,来伦敦政经教书已经绰绰有余了。</p>
萧伯纳愈发好奇,看向作者栏,</p>
那里清晰地印着一个笔名,只有两个字母:</p>
Lu。</p>
萧伯纳愣在当场。</p>
按照鄙视链,戏剧作家>通俗小说家,可这并不意味着链条的前端已经到头了,</p>
就比如为报社撰稿的政治评论员,无疑是排在戏剧作家前面的。</p>
“咕~”</p>
萧伯纳咽了口唾沫,</p>
尽管早就听说陆时被《曼彻斯特卫报》和《每日电讯报》约过稿,但文章这么快就能见报,还是让人觉得难以置信。</p>
他问四周:“《无人生还》的作者是不是Lu?”</p>
众人一齐点头。</p>
有福尔摩斯的拥趸急了,说:“校监先生,《无人生还》的质量很一般,销量也不行……”</p>
萧伯纳忍不住笑,</p>
“你们啊……守着金矿却不知道挖掘。”</p>
他把那篇文章给学生们指了出来。</p>
一时间,沉默席卷。</p>
在这片沉默中,萧伯纳开始考虑自己刚才产生的那个念头——</p>
让陆时客座授课。</p>
伦敦政经并入伦敦大学联盟后,马上要迎来扩张,已经提上议程的学科就有地理学、哲学、国际关系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p>
这些科目都需要师资力量。</p>
但陆时的身份是留学生,还是一个中国人,</p>
让他客座,哪怕没有固定的教职,只是讲几节课,会不会也显得过于荒唐了?</p>